06版:志愿服务 温暖潍坊

16版:光影记录

八年公益之路 感恩晚报一直陪伴

阅读《潍坊晚报》成为王俊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3年12月18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来臣 整理
  我叫王俊福,是青州市联众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多年来积极参与助残扶困、助学、敬老等社会公益活动,同时也是《潍坊晚报》的忠实读者,八年公益之路感恩晚报一直相伴。
  2015年年初,我与妻子从北京回到青州,我有阅读的习惯,就开始订阅《潍坊晚报》,从报纸上可以了解到发生在本地的新闻事件。
  后来,我们准备开一家米线店。当时,我妻子有一对残疾夫妻朋友,我们一有空闲就会前去探望他们,力所能及地帮他们做一些事。我当时萌生了一个想法,何不在经营米线店的同时做公益,这样可以帮助更多残疾人,妻子非常支持我。在米线店开业前,我联系了青州市残疾人联合会,提出店里每卖一份米线就捐出一元钱作为公益救助资金,青州市残联肯定了我的想法。
  在米线店开业当天,我出资购买了30辆轮椅,由青州市残联牵线,全部捐赠给残疾人。《潍坊晚报》等媒体对这件事进行报道后,很多人知道我做公益,主动联系我,我们成立了一个公益团队——青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志愿服务大队。有了固定的经营场所后,志愿者和热心顾客来到店里,也常常翻看我订阅的《潍坊晚报》。
  2021年3月,为了更好地扩大公益服务范围和依法进行社会活动,在青州市残联支持下,我们依法注册成立了青州市联众公益服务中心,由我担任理事长。公益组织成立后,有了专门的办公地点,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我决定关闭米线店。
  说实在的,很多时候做公益是不被人理解的。幸运的是,我们的很多公益活动经过《潍坊晚报》的报道,越来越多人加入我们,团队越来越大,志愿服务活动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从最初的一个人单打独斗,到现在已经发展为700多人的团队。
  我每天都阅读《潍坊晚报》,晚报现在就像老朋友一样,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是一名志愿者,爱心路上有“您”陪伴,爱的火焰燃烧出激情,最后变成了生命中的一个个美丽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