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诉人:蔡诚(化名),男,39岁
为了成就我的理想,爸妈无条件支持我的决定
我18岁当兵,如今已经有21年军龄了。先说一下,我没参加高考不证明我是学渣,因为我太想早点穿军装,还想着到部队锻炼两年再考军校也是很好的出路,于是,高中一毕业,我便到了部队。对于我的想法,爸妈一开始是不理解的,按照他们的想法,我应该考个好大学,然后读研究生,毕业再考公务员,找个门当户对的人结婚,之后他们带孙子,安享天伦之乐。我从小就很有主意,看爸妈不同意,便给他们讲道理。最后,他们半理解半无奈地接受了我的决定。
新兵训练结束,我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于是,我被分到西藏。有的战友不理解我为什么会发自内心的高兴,还觉得我在发言时说要用青春和热血保卫祖国只是喊喊口号。其实,我说的是真心话,这都是受爷爷的影响。我从小跟爷爷奶奶在干休所长大,爷爷是老红军,自我懂事起,他就给我讲部队里的事,讲他当时怎么打仗,还讲那些牺牲的战友。我清楚地记得,爷爷说跟他同村同时参军的战友,牺牲时才17岁。当时,战友的肠子被打出来,他把肠子塞进肚子后,一手捂住肚子一手打枪,最后直到被子弹击穿喉咙才倒下。上学时,书上有这样的情节,同学们都以为是故事,但我明白,那是真的。
爷爷在我八岁时去世,他最后的日子里,一再叮嘱我要去当兵。所以,对于部队,我一直是怀着满腔热血的。
在西藏我表现得很突出,一年半后被调到青海,之后我考上军校,在那里我认识了林菱。林菱老家是新疆的,她三岁时父母双亡,被邻居收养,养父是军人,养母没生育。养母对林菱视如己出,给了她最好的生活,养父则不断教导她长大后要报效祖国,所以,跟我一样,林菱从小就立志长大后要当一名军人。有共同的理想,也有共同语言,我俩恋爱了。
爸妈知道后,有点担忧,怕我留在青海或者去新疆,不断劝我慎重考虑。那时,我只觉得能跟林菱在一起,别说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就是赴汤蹈火也心甘情愿。
我爸妈后来说,他们当初之所以没有强烈反对是觉得我跟林菱年龄都还小,不一定能走到最后,可他们没想到,我和林菱四年校园之恋后,又经历了四年异地恋,还是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当我把林菱领来潍坊时,我爸妈很快就喜欢上了她,说林菱单纯,尤其是我爸,还用“这个女孩子身上全是正能量”的话来夸她。
我们的婚礼是在潍坊举行的,众多亲朋好友都来了,看我俩从婚礼开始到结束一直穿着军装,他们很是惊讶,说很少见新郎新娘都穿军装结婚的。婚后第三天,我跟林菱就要回部队。爸妈本想带我们去亲戚家转转,一听说我俩要准备拉练,二话没说,给我们收拾好东西,开车把我们送到了机场。看到爸妈朝我们挥手告别,我内心无比感慨:我做什么他们都选择支持,有这样的父母我太幸运了。
爸妈为了我们的小家,完全舍弃了自己的生活
我和林菱事业心都很强,加上我们的工作非常忙,所以一直没考虑要孩子的事情。我妈委婉地问过几次,林菱不忍心了,决定生一个。我32岁那年,儿子出生了。
林菱的养父在她参军那年就走了,我们结婚不久,她的养母也病故。林菱怀孕时,我被调防到其他地方,而林菱则被调回新疆。怕林菱照顾不好自己,也怕她孤单,我妈来了新疆,每天换着花样给林菱做饭,甚至连她换下的内衣都给洗好。等孩子出生后,我爸也来到新疆,和我妈一起照顾林菱和孩子。
作为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儿子四个月时,林菱作为业务尖子被调到离军营很远的驻地工作,而不巧的是,我姥爷中风,爸爸只好回潍坊照顾老人,我妈在新疆白天黑夜一个人带孩子。林菱20多天才能回家一次,看到我妈憔悴的样子,她心疼得哭着跟我说:“妈太辛苦了,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要不我转业吧?”
我知道林菱的愿望是一辈子在部队,便说:“雇保姆吧,这样咱妈会轻松一些。”
我妈听林菱要找保姆,一口回绝:“我还不到60岁,看个孩子累不着。”
直到儿子一岁半时,我妈才回潍坊,因为我姥爷走了。儿子跟着爸妈在潍坊生活了三年,他上幼儿园中班时,我跟林菱终于不用再分居两地,于是,我们把儿子接回了新疆。
临走时,看爸妈依依不舍,我说:“每天会让宝宝跟你们视频的。”其实,我内心是高兴的,因为爸妈终于可以好好歇歇了,可以过属于自己的生活了。
但我的高兴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避孕失败,林菱再次怀孕。我俩都很犹豫,想给儿子添个伴,却又怕影响事业,就在我们犹豫时,得知消息的爸妈态度很明朗:“我们会全力以赴地帮你们带孩子。”
就这样,林菱怀孕六个月时,妈妈先来了新疆,重新开启了带娃照顾我们的生活。本来说好爸爸随后就过来的,可不久,疫情开始,爸爸没法过来,妈妈也不能回去,老两口又开始了分居生活。
为了让爸妈开心,我们千里迢迢回到他们怀抱
林菱生女儿时,查出了甲状腺癌。她产后三个月去做手术,那十多天里,我在医院陪床照顾林菱,我妈在家看着大宝,带着小宝,虽然有保姆,但保姆只负责做饭、打扫卫生,三个月大的女儿完全由我妈一个人带,她还要盯着大宝上网课。女儿不如儿子好哄,常常半夜不睡觉。
我妈太累了,等我跟林菱回家,她就倒下了,去医院一查,是心肌炎。无奈之下,我只好向爸爸求助,他想尽一切办法来了新疆,陪妈妈住了一个多月的院,我们才算渡过了难关。接下来的两年里,爸妈一直在新疆,这期间我和林菱再次调到不同的驻地,家里所有事情都托付给了爸妈。他们为了让我们安心工作,除了女儿两次发高烧,他们从来不说要我们回去的话,即使我们休假。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女儿上幼儿园,林菱也因为身体原因去机关改行做行政工作,终于有时间接送孩子,爸妈才回了潍坊。
我和林菱几乎每天都让孩子跟爷爷奶奶视频,因为俩孩子跟他们很亲,而我爸妈更是想孩子想得不行。当孩子不停地问什么时候能够见到爷爷奶奶时,我跟林菱不约而同地说这个中秋就回去。
看孩子欢呼跳跃,我和林菱也很高兴,开始准备东西,林菱给我妈买了羊羔绒的坎肩,因为一到冬天,她的腰和背就不舒服,我给爸爸买了牧民自己酿的酒,他之前喝过几次,非常喜欢,我又托当地的战友买了几瓶,可惜飞机上不允许多带。女儿是个小话唠,不住地问潍坊是什么样子,我就给她讲潍坊有多好,林菱听了就笑:“让你一说,潍坊比苏杭还美。”我说:“绝对是啊,郑板桥都说潍坊是小苏州呢……”说到这里,我开始教俩孩子背诵郑板桥《潍县竹枝词》: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齑满市楼。云外清歌花外笛,潍州原是小苏州。
随着国庆节一天天临近,我每天情绪激昂,毕竟四年多没回家了。我还想着回来后,跟林菱做饭、做菜、打扫卫生,让一直为我们操劳的爸妈好好歇息一下,让他们跟孩子尽情地玩,让他们享受天伦之乐。我们千里迢迢回来,不就是为了让爸妈开心快乐嘛……
上期内容读者反馈
梓文:前任求复合,要不要答应?虽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对曼宁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必须是“不能”。在前一段感情中,她爱得太卑微。不对等的付出遇上不对等的家庭背景,还有男方父母的轻视、反对,即便冲破阻隔在一起,也为婚后生活埋下了隐患。能在经历坎坷后遇到门当户对、三观一致的未婚夫太难得。曼宁啊,别糊涂,珍惜眼前人,学会向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