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2023潍坊国际风筝嘉年华

12版:生活周刊

16版:光影记录

备下潍坊特产 回甘肃陪亲人过节

(2023年09月29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沁 陆菁菁
  社区工作者卢鹭是嫁到潍坊的甘肃姑娘,她在天津读大学时与丈夫相知相恋,毕业后跟随老家寿光的丈夫来到潍坊定居,如今已有5年时间。目前,两人在坊子区工作和生活,并有了一个4岁的儿子。谈起当初义无反顾“为爱奔赴”,卢鹭表示自己并不后悔。“潍坊是个充满温暖的城市,对外地人非常友善。”卢鹭说。
  初到潍坊,卢鹭经历过生活上的不习惯、有困难时身边没有人帮忙的窘境,也接受了很多来自潍坊人的关爱和帮助。2022年,她成为坊子区凤凰街道的一名社区工作者,奔波在基层为老百姓服务。“通过工作我认识了很多同事、志愿者和热心居民,有了自己的圈子,感觉在潍坊的根越扎越深了。”卢鹭说,如今她已经完全融入了潍坊这座城市。
  “在潍坊的这5年,生活幸福且安逸,唯独就是想家,特别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格外想念远方的父母和亲人。”卢鹭告诉记者,因为距离太远加之工作繁忙,她每年只能回甘肃一次,基本都是在春节或者国庆假期。
  虽说有爱人和孩子的地方就是家,但卢鹭还是割舍不掉对故乡的牵挂。今年中秋,卢鹭一家要回甘肃过节,她早早准备好潍坊特产,带给家里的亲戚尝一尝。父母也早早开始准备食材,让他们到家就能吃上团圆饭。
  “因为远嫁,每次我们回去,家庭聚会都办得特别隆重。一家老小坐在一起吃饭、聊天,特别温馨。今年的中秋团圆饭,我盼了很久,家人也盼了很久。”卢鹭笑着说,虽说远嫁,但自己过得幸福,父母也很安心,以后会将父母接来潍坊过节,让他们感受潍坊的节日氛围。
写给家乡的情话 
  “下一站,庆阳!”每次坐上高铁回家,我都会兴奋地一会儿拍摄车窗外的风景,一会儿将手机镜头对准车上显示着“庆阳”二字的电子屏幕。漂泊在外多年,那份对家乡的爱真真切切,浓得化不开。
  “庆阳是个好地方,那里处处是宝藏!”每当别人问我老家在哪,我常用这句话来介绍,以免一说起甘肃庆阳,给人的感觉是漫漫黄沙、茫茫戈壁。在我心中,故乡总是美的。它的一颦一笑、一草一木、一沟一壑、一砖一瓦,都是我记忆中最浓郁的乡愁。如今,每次回家都能发现新变化,新道路、新楼宇……忙碌的塔吊起重臂仿佛在讲述这座城市向前发展的朝气。
  “常回家看看”,不仅是父母对我的期盼,更是我对庆阳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
                ——卢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