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版:公益广告

11版:生活周刊

14版:生活周刊

16版:补苗

巧手制模型 追忆老校舍

(2023年05月19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近日,昌邑市奎聚街道董家城后社区北海花园小区80岁的董法秀老人完成了昌潍中学(今昌邑一中)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在董家城后村(今董家城后社区)“五大门”宅院内办学时的校舍模型,引起了关注。日前,记者见到董法秀,听他讲述校舍模型创作背后的故事。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宇琪
  耗时六个月用废旧材料制作模型
  5月15日,在董法秀家的厦子前,记者看到了长130厘米、宽70厘米的校舍模型,模型立体生动,色彩和谐。“这间屋子是教室,那间屋子是教师宿舍,近20间教室中还零散分布着几间住宅。”董法秀介绍起自己制作的校舍模型时兴致勃勃。
  据董法秀介绍,模型从选材到制作等环节全由他一人完成,他在小区里收集废弃的塑料板,拿回来擦干净,再用孙女上学时剩下的彩笔在上面勾画出门窗等图案。
  董法秀花费六个月时间完成了该模型,塑料板、焊接剂、水粉画颜料等原材料经他巧手加工,生动还原了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昌潍中学在董家城后村“五大门”宅院内办学时的校貌。
  趁记得住看得清时把回忆留下来
  “去年的一天,在编董家城后村村史时,我突发奇想,为何不手工打造一个当初昌潍中学在我们村‘五大门’宅院内办学的校舍模型呢?这样不仅可以让更多董氏后人了解到那段珍贵的历史,也可以丰富村史馆的内容。”董法秀回忆道,自己通过查阅族谱了解到一段历史,即清朝时期祖辈在外地做生意发家之后,回村修建了“五大门”住宅,1948年昌潍中学迁至此地。
  孩童时期,董法秀住在“五大门”宅院后面的场院,经常在“五大门”内玩耍,长大之后,也经常从“五大门”路过,因此对昌潍中学印象深刻。2000年,他手绘了“五大门”住宅的立体图,近日,他参照着立体图完成了立体模型。
  “我对‘五大门’有着别样的情愫。随着城市更新,许多老宅都消失了,我想趁还能记得住、看得清的时候,把‘五大门’的美好记忆留下来,让更多后人看见。”董法秀感慨道。
  “我平时没事就喜欢看看书、练练书法,不过我最近又有了新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将曾经‘五大门’宅院后面的场院进行模型复原,我相信我可以。”董法秀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