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2版:公益广告

明星“小作文”花样越来越多

(2023年03月01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近,《狂飙》《君子盟》等热播剧收官,演员们纷纷发布长短不一、风格不同的“小作文”告别角色。“小作文”之风在剧综领域越刮越猛,实力派、流量派演员都积极捧场参与,有的解读角色、作品的文章长达一两千字,成为一种不错的营销手段。

优质文章显示演员功力
  在当下,不管是大热剧,还是热门综艺节目,作品播完,不少剧中演员和综艺嘉宾都会发一篇字数可多可少的文章,告别角色、告别节目,这慢慢演变成一种潮流。
  实力派演员扎堆的《狂飙》收官后,多位主演发文章谈角色内涵、谈争议、谈塑造,文章很长,文笔流畅优美,内容丰富有料,可以说把演员“小作文”炒到了一个新高度。剧中演员张颂文的长文章类似散文,不炫技但又写法巧妙,他从剧中“宿命的瞬间”出发,带入一个平行世界,写了一个没有因打架进看守所的高启强,如何像普通人一样过完了那个热闹、喧腾的大年夜。文章很触动读者,可以看出演员对表演、对角色的投入以及真诚。
  《狂飙》中唐小龙的扮演者林家川的文章也很见功底:“在没有通告的日子里,我会躲在房间里看书,看了点明史,也补了《三体》,经常把自己看失重了。往前看是历史洪流,筛选出不过几个名字,抬头看是宇宙深处的黑暗森林法则,那几个名字也会被抹去。昨晚,我又体会到了那种失重,因为今天《狂飙》要正式收官了……这时颂文打来了电话,跟我聊了聊日常,说了说最近的生活。挂了电话,我突然间好了,被拉回地心引力里了。他的稳定让我意识到,我们依然是二十多年前老虎滩旁的两个年轻人,表演是我们的热爱,寂寂无名,都甘之如饴。红不红,犹如历史与宇宙,有时只是一种偶然……”这文学素养可能达到了明星“小作文”的天花板。观众也相信,文字好、感悟力强、对生活有着敏感捕捉力的演员,一定能更好地读出剧本中的角色,演出有逻辑、贴近生活的人物。
有好作品才能锦上添花
  优质“小作文”只是少数,大多数明星文章都是例行公事发文,不痛不痒地谈谈对角色的理解,以完成任务。当然,还有很多流量明星的“小作文”在标点和语句、用词上让人看得崩溃,暴露演技不行、文字修养也不行的缺点。
  从这股趋势来看,好的“小作文”还是有不少作用,它是演员对自己诠释角色、作品的一种阶段性复盘,告诉读者自己在表演时的感悟和收获。认真回望倾注心血的角色,总结出自己的进步和遗憾,也会让观众和粉丝更深入了解演员和其成长变化。比如,有的顶流明星,几乎每个角色都要写一篇告别“小作文”,而且文章越写越长,这既能体现出其对每个角色的重视,也能感谢一下各方。
  对于一些很有流量的明星来说,“小作文”也是一个正面营销自己的载体,新剧收官照惯例发一篇文章,就能再带动新一轮热度,上一次热搜榜单。有趣的是,一些明星写不出优美的“小作文”,但可以另辟蹊径跟角色告别,比如手写信、画画、拍小视频,甚至做告别PPT等。有的剧组还组织演员集体手写告别信,给剧再添一把热度。
  其实按逻辑来说,面对好的角色、大爆款剧,演员们更有感而发,一些烙在心中的感触不得不抒发,就更适合发“小作文”。现在的情况是,发“小作文”成为一种惯例,大部分流量明星将其当成“演出破碎感”等一些无脑热搜一样,是进一步收割话题度的工具。这就让不少网友对一些“小作文”非常反感。其实,“小作文”终究是锦上添花的东西,最关键还是有好作品、好角色,这才是考核演员、明星的真正维度。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