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版:广而告之

优化管理模式
保障出行安全

(2022年12月29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立红委员
李国强委员
黎学刚委员
苏静委员
  12月28日,参加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部分委员围绕学校门前交通安全等方面建言献策,汇聚广大群众心声,助力我市交通建设。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宇琪 黄万勇 刘燕
张立红委员 校门口采取限时停车措施
  观点:我市很多中小学校位于闹市或交通要道,每逢学生上学、放学等高峰期,学校门前车流、人流量陡增,经常出现交通拥堵现象,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建议:加大校门口安全装备保障力度。由交警、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负责,在学校门口划出黄色网格禁停范围,在中心城区拥堵路段的中小学校门口安装电子警察自动抓拍系统,允许家长短暂停留接送学生。采取限时停车措施,各学校上学、放学时段临近校门200米内禁止停车,相关部门加强路面和人行道违停巡查。校门口划定斑马线,做大“前方学校”的警示牌,设立礼让学生示范点。
李国强委员 公共停车场尽快应用ETC
  观点:目前,我市公共停车场均配置线上支付方式。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电子缴费方式不统一、缴费使用不便捷等问题。
  建议:由政府主导,对现有公共停车场进行统一梳理,出台相应政策和文件,加快ETC技术在我市公共停车场的应用,打造安全便捷的城市公共停车方式。加快推进城市大数据中心与ETC数据的联网建设,进一步完善停车数据与流调数据的并网衔接。全面加快城市5G数字化应用程度和建设水平,进一步完善路边停车数字化管理程度,推动我市数字化和智能化城市管理水平。
多方联动妥善处理“僵尸车” 黎学刚委员
  观点:城区停车位日趋紧张,停车难的问题已较为明显;一些破旧的“僵尸车”长期占据停车位,不仅浪费停车位资源,也影响城市文明形象。
  建议:建立长效方案,多方联合整治,妥善处理“僵尸车”。在主要新闻媒体、网络媒体等宣传阵地发布“清理长期占用公共道路停放无人认领车辆”的公告,并公布举报电话等信息,主动邀请媒体记者随警作战,跟踪采访报道行动进展。全面排查清理,及时拖移车辆。全面排查清理城区道路,对发现的“僵尸车”采集车牌、发动机号等信息,通过有关系统查询比对车辆相关信息,建立档案。
加强行人交通安全管理 苏静委员
  观点:近年来,我市城市交通秩序得到改善,但对行人的交通安全管理尚缺有力的约束机制和管理措施,行人交通陋习已成为影响我市交通环境的一大问题。
  建议:优化完善交通标志和人行横道信号灯等交通设施。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分阶段开展行人交通行为违法严管,第一阶段以教育劝诫为主,第二阶段严管严罚,借助大数据解决行人身份难确认的问题,加强媒体曝光力度。建立广泛的社会监督机制。完善治理行人交通违法行为的法律制度,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