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即将到来,您是否又蠢蠢欲动,准备“血拼”一番呢?11月2日,记者采访了城区多位曾经疯狂购物的“剁手党”。他们中,有人去年因一时冲动买回来的物品至今还没有开封,有人为图便宜囤的货至今没有用完。非理性消费不仅带来诸多烦恼,还造成了浪费现象。对此,几位“剁手党”以自身经历提醒市民,不要带着“占便宜”的心理购物,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理性消费。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静
◆ “剁手”经历
去年图便宜囤的洗衣液,堆在家里没用完
如今,“双11”已然成了电商平台一年一度的购物盛会,店家优惠力度大,不少消费者总忍不住趁机买买买。但是冲动消费也带来了不少困扰。家住高新区华安东方名郡小区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去年“双11”的一时冲动消费,让她至今还有困扰。
“去年‘双11’,我一共买了20件商品,其中光洗漱用品就买了5箱,有3箱是洗衣液,至今还没有用完。”李女士说,去年“双11”她看到带货主播在热推一款洗衣液,好用又便宜,主要是洗得干净,一次买12瓶有很大的优惠和许多赠品,她就一股脑地放进了购物车。
“当时觉得便宜,可是没想到一年了都没有用完。这个洗衣液的香味不是我喜欢的,洗完后衣服还有些硬,但又不忍心扔掉,只能将就着用。之后,我又买了不少其他品牌的洗衣液,当时买的这些就堆放在家里了。”李女士说,去年网购时,她觉得东西这么便宜,不下单就“亏”了,也不管好用不好用、用不用得完,直接下单了。
“当时,我为了拼单凑满减,买了不少其他商品,有香皂、漱口水、牙刷等。其中有好几瓶漱口水至今都没开封呢。”李女士告诉记者,她曾花不少钱买了一个吹风机,刚买回来很喜欢,用过几次之后发现声音很大,就收进了橱柜里。还有些东西,她直接送给了家人和朋友。
拼网速抢来的化妆品,有的至今都没开箱
去年“双11”期间,家住经济区美丽华小区的张倩倩连续几天网购了很多衣服和化妆品,可是收到货后,有的衣服至今没穿,连标签都没拆,也有化妆品一直没开箱。今年“双11”,回想起去年拼网速抢货的劲头,张倩倩觉得去年的自己购物时太冲动、太盲目。
张倩倩说,去年进入11月份以后,各大商家就开始推出拼单、直播秒杀、限时抢购等活动。“从11月1日开始,每晚睡前就没闲着,不停地把想买的东西往购物车里放,为了凑单满减,买了不少口红、面霜和面膜。”张倩倩说,去年“双11”买回的商品还有几个没开箱。说着,她从收纳柜里找出了快递盒,拆开后,里面是去年抢购的面霜和面膜。
“当时熬夜看主播直播带货,为了能抢到商品,真是巴不得坐在路由器上拼网速。买的确实有些多,回来都没来得及拆箱,想着需要的时候再开也不迟,这一放就是一年。”张倩倩说,趁着“双11”促销买下的新品,如今已经成了旧货,她购买的商品以化妆品为主,有一些化妆品打开没用多久就过期了,确实很浪费。
今年吸取教训提前下单,不再跟风“凑满减”
家住经济区博悦世家小区的陈云告诉记者,去年“双11”她盲目抢货、囤货,买了很多没用的东西。后期退货,给自己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浪费时间还搭上了运费。今年她准备提前购买,不再盲目跟风,需要什么就买什么,而且还要选择有运费险的商品,这样不用担心运费的问题。
陈云说,她网购已经有十多年时间。与大多数“剁手党”一样,只要网购平台出活动,她一定会去“进货”,每年的“双11”都不缺席,10月份的工资会拿出一部分准备这个时候“血拼”用。慢慢的她发现,买回来的商品虽然便宜,但是真正用上的不多,想退货又觉得有些还没有运费贵,只好闲置或者送人,事后比较后悔。
有了这几年的经历,陈云决定今年一定要改变,不能再让自己后悔。“去年图便宜买的那些东西,有些实际上是商家提前把价格提上去再打折。”陈云说,之前她把喜欢的一条裙子放进了购物车,隐约记得是70多元,几天前她再次打开页面时,发现变成了90多元,这让她心里很不舒服。所以今年她不愿再参加凑单满减,需要什么提前购买,选择有运费险的,不合适的方便退货。“不要带着‘占便宜’的心理购物,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理性消费。否则看似得了实惠,实际上是进行了不必要的消费,浪费钱”。
◆ 友情提醒
提前做好功课,关注保价细则,弄清定金、尾款支付规则
11月2日,记者从潍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网站看到,题为《“双11”消费警示来啦!这份攻略请收好》的文章提醒,市民网上购物时要选择可靠的平台和值得信任的主播,确认相关购物链接的安全性,保护个人资金安全。观看直播前,要多搜、多查、多对比,做好心仪商品的功课,量力而行、按需购买、理智消费。
关注保价细则,弄清定金、尾款。优惠促销是很多消费者在“双11”期间疯狂购物的主要原因,所以一定要对保价细则多加关注,提前关注商品的价格变化,避免陷入商家“先提价后打折”、表面让利实则清库存、预付定金直减等套路。要关注平台对于预售商品和现货商品可能存在的不同保价时效,在保价时间内,商家才能保证消费者以最低价获得商品。另外,定金、尾款的支付和退款规则也要先一步明晰,尤其注意在消费者主动放弃购买时,商家一般不予退还定金,切勿一时冲动直接“剁手”,搞清规则才能精准享受优惠。
增强防范意识,保护个人隐私。“双11”电商大促期间,是各类诈骗行为的活跃期,消费者要小心防范诈骗,如中奖诈骗、退款诈骗、货到付款诈骗、秒杀诈骗等。不随意点击陌生网页、手机中的不明链接和弹窗,不轻易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提供给他人,更不能泄露手机动态验证码等。同时,一定要通过应用商店下载而不要通过网络搜索下载APP,防止落入山寨APP陷阱。
做好防护措施,维护合法权益。消费者在轻松购物的同时要做好疫情防护措施,收到快递后及时进行消杀。网购后妥善保管订货单、发货凭证、发票等购物凭证,同时注意保留电商承诺或协议、消费者与商家的聊天记录和付款记录等电子证据。一旦自身权益受到损害,可向网络交易平台、12345、12315或潍坊市消费者协会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