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当心APP“免费餐”背后
自动高价续费的“坑”

(2022年08月17日) 来源:潍坊晚报
  一款计算器APP在免费试用3天后,就要收取每季度58元的费用;一款智能清理APP在3天免费试用后每周收费38元,但退订必须在2日内完成,不能在应用内完成。此外,一些清理类、扫描类、遥控类等APP也被高频点名。
  不少用户表示,手机内有一些工具类APP,提供几天免费试用,并以此诱导消费者购买,后续收费则“贵得离谱”,且取消订阅不易。对此,客服表示除非用户取消订阅,否则大部分订阅会自动续订。专家分析认为,手机生产商应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和严格的监管。
  网友
  投诉
免费试用后被自动高价续费
  日前,有网友在投诉平台反映,自己苹果应用商店下载了一款“山寨版”计算器,却要收每年240元的费用,即使删除APP也继续被收费,该APP退订程序很复杂。
  记者看到,一款名为“计算器HD”的APP,其图标界面显示“+×÷=”,与此前系统中的计算器图标相类似。打开并点击继续后,显示:“所有功能,100%免广告。免费试用3天,之后¥58元/季度,所有APP内功能可完全访问,不收取额外费用,无需承诺,随时取消。”对于一年240元的服务费,其下方介绍称,其服务内容包括“订阅期间您可以使用所有按键音,长数字计算,运算记录复用”。
  点击“继续”后,弹出“订阅”界面,用户可以免费试用3天,3天后按¥58.00/3个月收费。政策显示,非强制消费,在每个续期日期前至少一天,您可以随时在设置中取消;方案将自动续期,直到您取消为止。
  不少用户在系统评分中给出一星的评价:“伪装免费实则恶意欺骗收取高额会员使用费,苹果监管缺失,体验极差,投诉无门。”“一个计算器要58元三个月,真厉害。”
  记者看到,在该品牌手机应用商店内,这类需要高额付费订阅的工具类APP不在少数,许多网友抱怨它们收费过高。比如一款“空调遥控器”APP,进入后可选择“空调”或者“电视”,记者选择空调后,看到弹出“按季订阅-¥68.00”或者“免费试用后订阅”。其中,“免费试用后订阅”选项颜色鲜艳,十分具有迷惑性,诱导用户进行点击。不过,如果仔细看,会发现下方有一行小字,“3天免费试用,¥28.00/月的价格自动续订,订阅可随时取消”。也就是说,这种订阅方式比前一种更贵,每年可达336元。
  那么,这一APP背后的公司是什么?点击“关于我们”,仅显示该APP的图标,并无公司的任何介绍。
  卸载
  无用
可触发免密支付在后台扣费
  不少用户评论“空调遥控器”APP根本没有用:“付了钱后,一点就转圈,退出后重新进又要重新购买。”
  另一款在网上被用户吐槽较多的“爱智能清理(Smart Cleaner)”,是一款用来搜索和删除无用的照片、视频和联系人的APP,其号称是“最高效的设备清理和整理工具”。
  不过,如果想解锁“智能清理”等全部功能,必须进行购买,用户可以选择“一次性付款-¥68.00”“免费试用并订阅”。同样,“免费试用并订阅”这个选项颜色是整个屏幕的反差色,非常显眼,具有诱导性。不过,同样下方有小字写道:“3天免费试用后,¥38.00/周,可自动续订。无需承诺,可随时取消。”
  有用户在下方评论称:“诈骗软件!一直在后台自动扣费!”“下载软件之后,会弹窗就会触发支付宝的免密支付,就算卸载了也要扣。”
  对于其中部分评论,开发者还回复:“对这种情况表示抱歉,如果在续订日期前超过24小时未取消订阅,将自动续订。您可以在iTunes设置中取消应用订阅。”
  此外,“全能扫描王”也是被用户投诉多的一款APP。记者看到,打开这款APP,划过几张介绍图片,在最后一张内用显眼的橙色字体显示:“领取7天试用体验”。其上用小字写着“免费体验7天高级会员,随后以258元/年的价格自动续费,体验期……”其中,“体验7天高级会员”几个字被黑体加粗。用户一点击“订阅”按钮,就会购买一年的付费会员,花费258元,体验期7天到期后会自动续费。
  记者看到,如果用户不购买,也可以继续试用其他功能,但几乎每次操作后,即使用户想要分享文件,都会弹出“7天试用0元”的提示,下面用小字写着“之后¥258元/年”,包括其购买的按钮都写着“领取7天试用体验”,用户如果不仔细看的话,十分容易受到误导。
  目前,在多个应用平台,该APP遭到大量用户投诉均是因为被免费体验所误导,而购买了包年服务。“莫名其妙被扣了258元包了个年,也怪我自己,下载这个软件的时候没有用心看,只看到了试用七天免费。还以为后续要办理会有一个提示什么的,结果直接扣费了。”有用户称。
  专家提醒
尽量避免开通“自动扣款”业务
  那么,这种“免费试用+付费订阅”的模式,是否合理呢?
  对此,独立分析师丁少将认为,应该考虑“订阅制应用”的续费机制对用户是否友好,如果订阅的主动权交给用户,续费的主动权归用户,理论上说可以规避类似的问题。当然,这还需要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对订阅、续费等功能谨慎操作;如果默认“自动续费”,并难以取消,则难免给用户带来困扰。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应用商店是封闭式系统,应用的安全性还是有审查的,但是对于收费合理性,审核就弱很多。”
  对于消费者如何避免被“坑”,丁少将建议,消费者仍然需要注意应用本身是否收费、收费标准如何等问题,并谨慎对“订阅”“续费”作出选择,尤其是尽量避免开通任何“自动扣款”的业务,尽可能从源头避免问题的出现。
  在利益的驱使下,总会有人去钻游戏规则的空子。“期待更加严厉的监管,也唯有法律或者主管部门的监督,才能促使相关利益方去重视和改变这一问题。”手机行业分析师孙燕飚表示。
  据《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