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我家门前那条河

12版:生活周刊

13版:生活周刊

16版:光影记录

平凡爱情
最动人心

(2025年08月28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七夕的星河又亮了几分,可比起神话里的鹊桥相会,我们更偏爱平凡日子里那些“不显眼”的心动。它可能藏在爷爷给奶奶擦汗时的笨拙动作里,藏在你和TA吵架后仍记得买的那杯热奶茶里……不用轰轰烈烈的情节,不用华丽的辞藻,只要裹着真心,就是最动人的七夕絮语。七夕将至,邀你把感受到的爱意写下来,让更多人看见爱情最动人的模样。
本报记者 张沁 张敏
晓晓(28岁 高新区)
母亲幸福模样里藏着父亲的偏爱

  年近六十岁的母亲,出门总是跟在父亲身后,笑起来眼角弯弯,像个没被生活磋磨过的小姑娘。她的幸福模样里,藏着父亲几十年如一日的偏爱。
  听姥姥说,母亲年轻时是厂里的“厂花”,追她的小伙子很多,父亲是最不起眼的那个,他整日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话不多,只会闷头干活。别人给母亲送花、送电影票,父亲则每天下班绕去姥姥家,或拎着当季的水果,或买上刚出炉的点心,放下东西便挽起袖子干活,扫院子、打水……半年光景,不少追求者渐渐没了踪影,只有父亲依旧每天准时出现。母亲说,是父亲掌心的薄茧和带去的各式点心,让她动了心。
  婚后,父亲更拼了。他是普通工人,总想着让母亲过得好点,某天他攥着母亲的手说:“我去学门手艺,以后不让你受委屈。”父亲辞了职,揣着攒下的钱去学汽修。学成归来后,进门第一件事竟是用带着机油味的手从口袋里摸出几块奶糖递给母亲。后来,父亲开了厂,生意越做越大,日子真的越过越好了。虽然父亲很忙,但从未冷落过母亲——外出应酬前一定先回家做好饭;所有收入第一时间转给母亲;母亲偶尔耍点小脾气,他都笑着照单全收。
  我觉得父亲对母亲的偏爱,是我见过的最浪漫的事。如今,父亲还是一如既往对母亲好,饭桌上如果有虾,父亲一定会给母亲剥好放到她面前,两人在厨房忙活时,父亲总是开玩笑逗母亲开心,母亲的笑声里都透着甜。原来,最动人的爱情从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是几十年如一日的相伴与宠爱。
桃桃(28岁 奎文区)
一段语音成就了一个幸福之家

  舅舅和舅妈的爱情故事是全家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舅舅比我大五岁,我们关系亲近,更像是朋友,他和舅妈的爱情,始于一次偶然的微信联系。
  舅舅比舅妈高两届,大学毕业后前往新疆支教两年。当时舅妈还在读大四,当得知支教项目正在招募新人,便通过微信向班主任咨询,班主任将负责相关事务的舅舅的微信推给了她。两人加上好友后,舅舅直接发去一段语音,询问舅妈的想法和未来的计划。一来二去,交流渐多,彼此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舅妈报名加入了支教队伍,两人在新疆相见。据舅舅说,他对舅妈一见钟情。
  接下来的两年,舅舅和舅妈并肩工作,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感情在朝夕相处中悄然滋长。为了赢得舅妈的好感,舅舅开始学着做饭,频繁打电话向家里人请教家常菜的做法。姥姥起初不解,儿子向来不爱进厨房,细究之下才察觉端倪。再后来,舅舅和舅妈确定关系,支教结束半年后,他们步入婚姻。
  如今,舅舅稳坐大厨宝座,舅妈则负责貌美如花。一段始于语音的缘分,落地生根,成就了温暖的家。
昱涵(31岁 寒亭区)
爷爷奶奶把彼此放进了心里

  记忆里年少时的夏夜里,总能听到爷爷收音机里传出断断续续调子,小小的我蜷在爷爷和奶奶中间,听戏词里的才子会佳人,那时候我对爱情懵懵懂懂,忽然抬头问:“爷爷,您和奶奶是一见钟情吗?”
  昏黄的灯泡下,爷爷的皱纹舒展开来,他轻轻拍着奶奶的手背:“第一次见你奶奶,她扎着俩小麻花辫,站在村口老槐树下对我傻笑,挺俊。”顿了顿,爷爷的声音低了些,“就是这辈子,没给她买过花,没说过啥浪漫话……”话没说完,我瞥见奶奶的眼角亮晶晶的,她赶紧别过脸,用袖口擦了擦。
  爷爷不善言辞,却很有行动力。家里盖房、添家具等大事都是他拍板定夺,当奶奶围着灶台抱怨“今天的煤又潮了”“你爸又忘了买酱油”,他从不搭腔,只默默起身,要么去换煤,要么揣着钱往商店走。偶尔拌嘴,也总是奶奶絮絮叨叨说上半天,爷爷最后叹口气:“行,听你的。”有一年爷爷突发脑梗,全家人乱作一团。大字不识一个的奶奶却异常镇定,把“按时喂药”“多揉胳膊”的医嘱记得牢。之后的每一夜,她都守在病床边,给爷爷擦身、喂水,困了就趴在床边眯一会儿。有人劝她歇一歇,她摇头:“你们照顾,我不放心。”
  如今爷爷奶奶都已86岁,生活习惯已经刻在骨子里。每次出门散步,爷爷的手总会自然地搭在奶奶手背上;奶奶去买菜,总会给爷爷带几个酸口的水果;爷爷坐在摇椅上晒太阳,会自然地把奶奶的老花镜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没有玫瑰,没有誓言,可每当我看见爷爷奶奶相握的手,就会觉得最好的爱情是岁月里的细水长流,他们用一辈子,把彼此放进了心里,融进了手心里。
欣欣(24岁 寒亭区)
兜兜转转,他们在转角遇到爱

  说起爱情这个词,我脑海里便浮现出邻居慧慧姐和大林哥,他们是让我十分羡慕的一对恩爱夫妻。
  我和慧慧姐、大林哥住在同一个小区,我和慧慧姐的家在同一栋楼。最初,慧慧姐和大林哥互不相识,巧合的是,他们大学毕业后都回到了潍坊,还进了同一家单位。估计是岗位不一样,俩人上班时间不一样,而且那时候慧慧姐乘公交车上班,大林哥自己开车,以至于他们工作了快半年都没有任何交集。有一次,他们的单位开职工大会,会议结束后大家坐班车回家,慧慧姐和大林哥一起在小区门口下了车,此时两人才发现竟住在一个小区。从那天起,他们联系便多了起来,有时候下班顺路走一段,有时候相互聊聊单位上的事,越来越熟悉了解,自然在一起了。邻居们知道后经常笑说:“这缘分,月老牵线都省了力气。”
  去年春天,我们全家一起参加了他们的婚礼。那天,慧慧姐穿着洁白的婚纱,笑得像春水初融,而大林哥则是满眼爱意,笑得灿烂。所谓“转角遇到爱”,大概就是如此吧,爱情可能就藏在一次偶然的同车下班,藏在一句“你也住这儿”的惊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