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三春晖母亲节特别报道

07版:志愿之城 温暖潍坊

16版:光影记录

以文艺之光 点亮多彩银龄生活

(2025年05月12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马宇琪
爱心档案
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成为社区最美风景

  5月3日,临朐县城关街道龙泉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谊舞比赛。舞台上,银龄舞蹈爱好者踏着整齐的节拍,以动人的舞姿展现出社区居民良好的精神面貌。
  为丰富社区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龙泉社区于2024年发起“艺暖桑榆”文艺助老志愿服务项目,以“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核心,组建了蓝天舞蹈队、龙泉社区舞蹈队、开心舞蹈队、兴果演艺志愿服务队等5支文艺志愿服务队。队员由社区退休老人组成,他们从观众变身为舞台主角,用歌舞、戏曲、腰鼓等艺术形式传递温暖与活力。项目自组建以来,共开展文艺演出16场,服务覆盖25个小区,惠及60岁以上居民2196人。
暖心故事
从“灶台”到“舞台”
用舞步绽放银龄风采

  从“看客”变为“主角”,今年63岁的志愿者王女士最有话说。王女士是龙泉社区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2024年,她偶然看到社区舞蹈队的演出,被队员们舒展的舞姿和灿烂的笑容深深吸引,埋藏心底多年的“舞蹈梦”渐渐苏醒。虽然她是舞蹈“小白”,但是凭借对跳舞的热爱,毅然报名加入蓝天舞蹈队。
  初学时的她动作生硬,连节拍都踩不准,急得偷偷抹泪。为跟上进度,她每天对着镜子练习,在擦窗户时也不忘比划动作。队长和队友们主动为她“开小灶”,一遍遍纠正姿势。半年后,王女士不仅登上社区“巾帼展风采 逐梦庆三八”文艺汇演的舞台,还在县文化节上自信亮相。她感慨:“从来没想过舞蹈会给我带来如此大的变化,跳舞让我找回了年轻时的热情,现在全家都支持我。”
  72岁的孙女士是志愿者队伍中年龄最大的,在参加舞蹈队后,她很快不再满足于锻炼身体、自娱自乐,而是报名社区老年大学舞蹈班精进技艺,笑称:“我的腿脚比年轻人还利索!我要跳出更好看的舞蹈给大伙儿欣赏!”这群银发舞者用行动证明,热爱无关年龄,人生永远可以重新出发。有的子女看到母亲加入志愿者队伍跳舞,逢年过节还会打电话感谢教练老师,说舞蹈不仅丰富了老人的退休生活,也让子女在外工作时感到放心。
“老有所乐”托起幸福晚年
□本报评论员 孙瑞荣
  在潍坊,以老年人为主体的剧团有很多,他们活跃在基层一线,常态化演出,已成为潍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老年志愿者在擅长的领域收获了满满幸福感,正如苏轼词中描绘的那样: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热闹的演出,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也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有所为”。近年来,潍坊市深化拓展“为老”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围绕丰富活跃文化生活,充分发掘老年群体优势,组织开展系列文化活动,繁荣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值得一提的是,在志愿服务组织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积极参与,衍生出许多文艺助老志愿服务组织,他们为辖区居民提供多层次、全方位服务,让老人再次焕发“青春”。
  银龄志愿者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让晚年生活丰富多彩的同时,也成为传递文明新风的最美“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