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
深秋时节,满地生姜如黄金。近日,记者走进坊子经济发展区马司社区马司三村,这里正活跃着一支收姜队伍,大家有的挖姜,有的给姜清土,有的割秸,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地里刚挖出的一堆堆黄澄澄的生姜满载了姜农们一年的辛劳和希望。
在马司三村百润兴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姜地里,新鲜的生姜味混合着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我们合作社种植了50亩的大姜,今年都获得了大丰收。你瞅瞅,每一块都长得喜人。别小瞧这地里的土宝贝,它可是我们致富的金疙瘩。”马司三村党支部书记刘佰平拿起几株刚挖出来的生姜,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我们这地势开阔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条件适宜,发展生姜种植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再加上近年来区里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因此发展生姜产业大有可为。”刘佰平告诉记者,生姜的亩产量在7500公斤左右,每斤价格在5元钱左右。而且生姜不愁销路,是各大超市、市场的畅销货。
近年来,马司三村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将土地规模流转与特色种植相结合,通过瞄准“菜篮子”,一改往年单一种植传统农作物的习惯,打造特色“订单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生姜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生姜种植的田间地头开展病虫害防治、技术管理等培训,并在合作社的带动下,鼓励农户积极加入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引领,拓宽生姜销售渠道。
为提高生姜种植的产量和质量,让种姜户有更好的收益,坊子经济发展区积极推广新种植技术和科学管护技术,邀请农业专家向村民讲解生姜种植、管护、病害、储存等方面的知识,为种姜户提供技术支撑。
生姜产业的发展,为马司三村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创造了家门口就业机会。“平时,我就在合作社负责大姜种植和管理,离家近方便照顾家里,还多了一份收入。”村民刘红滨告诉记者,在合作社工作,一个月能收入五六千元。
生姜产业,提升“造血”功能,壮大村集体经济。刘佰平说,通过精准帮扶,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村集体经济壮大了,实现了集体有“活钱”,村民也跟着过上了好日子。
现在的马司三村,不仅将传统的生姜种植“做大做强”,还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蜜薯、大豆等特色种植产业“多点开花”,结出累累硕果,村民在致富路上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