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3版:生活周刊

15版:公益广告

16版:光影记录

嘿!了解一下我们的动物朋友

(2024年08月02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沁 整理

  动物与人类是地球共同的主人,也互为彼此亲密的朋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小动物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我们带来欢乐、陪伴和帮助。正值暑期,很多人会带着孩子去旅行,去各地的动物园看小动物。8月,本报联合大风书店、京广·尚悦书店共同为大家带来一份动物主题书单,希望更多人能以珍重的心情面对我们的动物朋友。
  《中国撸猫简史》
  作者:侯印国/李嘉宇

  荐读理由:猫作为宠物在当今社会享有“崇高地位”,养猫人也经常以“猫奴”“铲屎官”自称。本书详细讲述了从先秦至清代猫与中国人发生的诸多故事,介绍了其对民间信仰、中国文化产生的深刻影响,梳理了猫是怎样从野外进入到人类社会,进而成为受人喜爱的宠物的历程。你能从中了解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关于猫神、猫妖、猫精怪那些扑朔迷离的传说故事;还有现在习以为常的宠物美容,古代也有,当时被称为“改猫犬”;再比如说逗猫棒,这可不是现代人的发明创造,唐宋时就有了。本书生动有趣,有插图百余幅,是一本轻松的科普类图书。
  《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
  作者:[美]乔纳森·斯拉特

  荐读理由:作者乔纳森是一名鸟类专家,研究对象是毛腿渔鸮,研究地点在俄罗斯远东冰原。这本书记叙了他从准备博士论文一直到毕业工作长达十几年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他深入远东冰原,跟他的团队伙伴一起寻找渔鸮,抓渔鸮,标记渔鸮的生活地点,再想办法保护渔鸮。
  这不仅是一本记录田野调查的科研日志,更是一部充满个人色彩和主观情感却依旧写得盎然的文学作品。作者的行文非常流畅自然且风趣幽默,将读者带入了俄罗斯远东冰原的荒凉与壮丽之中,用文字捕捉了那些在寒冷夜晚中守候猫头鹰的艰辛与期待。
  《在黄昏起飞》
  作者:[英]海伦·麦克唐纳

  荐读理由:这世界并非只属于人类,也从未如此。本书汇集了作者最受欢迎的文章,主题包括对消失乡村的怀念、养殖鸵鸟时遇到的磨难等。
  作为本世纪最重要和最有洞察力的自然作家之一,海伦邀请我们进入她最亲密的体验:从帝国大厦观察鸣禽迁徙,在匈牙利观看数以万计的鹤,在萨福克的白杨林中寻找最后的金莺……她以清晰的笔触写下了野猪、雨燕、采蘑菇、偏头痛以及我们在观察野生动物时发现的意外指导和安慰。本书是一本关于观察、迷恋、时间、记忆、爱和失去以及我们如何理解周围世界的迷人之书。

  《养狗然后……养猫》
  作者:[日]谷口治郎

  荐读理由:日本国宝级漫画家谷口治郎相当爱狗,笔下经常出现以狗为主角的作品。本书以其对猫狗的爱和饲养的实际体验为灵感,刻画人在面对动物生离死别时的感受,并赋予“家人”新的定义。
  作者以细腻的画笔和温情的叙事,展现了人与宠物相处的点点滴滴,书中描绘了狗狗的忠诚与活力、猫咪的灵动与神秘以及它们带给主人的无尽欢乐与陪伴。无论是宠物爱好者,还是寻求温暖治愈的读者,都能从中感受到那份纯粹的爱。

  《游隼》
  作者:[英]J.A.贝克

  荐读理由:这是一部关于一个人如何成为一只鸟的自然观鸟笔记。英国作家J.A.贝克用十年追随游隼的身影,他穿过雾霭的树林、跋涉寒冬的江河,以动人的笔触记下这群生灵的活动和身姿。他的文字有如攫住人心的利爪,从自然的开阔和暴力中萃取人类世界匮乏的美与纯粹。
  这也是一曲吟唱给一种行将灭绝的生物的哀歌。战争与工业成为游隼最后安息的荒塚,自由的生灵最终难逃人类的自负。我们致敬这部书写孤独和渴求的自然之作,正因其十年如一的虔诚,才使人类得以聆听自然的悲悯与渴望,认清自身的贪念与逐求。

  《海鸟的哭泣》
  作者:[英]亚当·尼科尔森著;[英]凯特·博克瑟绘

  荐读理由:海鸟是海上与风中的大师,是唯一一类在陆地、海洋与天空都能自在生活的生物,一直为人类所着迷。
  它们在地球上极为艰难的环境中成长,并已存活了一亿年,但如今似乎正在被我们摧毁。它们的数量正直线下滑,在过去的六十年里减少了三分之二。许多海鸟在海湾与栖息地哭泣,许多海鸟将成为回忆。
  作为一本科学性与文学性并重的书,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研究数据与案例分析了解到海鸟们的生活细节,也可以在历史、传说、诗歌中窥见美与完美、分解与生命、苦难与胜利。

  《朱鹮的遗言》
  作者:[日]小林照幸

  荐读理由:本书讲述了日本的爱鸟人士为保护濒危物种朱鹮,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朱鹮的学名象征着日本,这种美丽的鸟曾遍布日本全境。但到上世纪30年代,只在新潟县的佐渡观测到了其踪迹,当地爱鸟人士为保护最后的朱鹮倾尽全力。
  本书的主人公叫佐藤春雄,据他观察,日本朱鹮每十年会迎来一次大的变化。1995年,佐藤春雄所期待的日本人工孵化朱鹮迎来巨变,是彻底的灭绝。书中故事的描述,展现出了日本国内对于朱鹮的保护历程,也让读者更加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带来的改变。
  《它乡何处》
  作者:黄宗洁

  荐读理由:“动物给了我们情感教育,我们从中学习爱,学习生与死,学习敬意与同情,让我们成为比较好的人。”本书将各种涉及动物议题的作品皆纳入“动物书写”的范畴。从著名文学作品,到涉及动物议题的电影、摄影展和当代艺术,再到以动物为主体的新闻事件,借由文本分析,重新审视动物园、实验室、艺术馆、街头和超市等不同城市空间中,我们与动物的真实遭遇以及其中的伦理议题,理解爱的局限,也扩大对爱的定义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