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2版:生活周刊

16版:光影记录

陪着老爹一起看部电影吧

(2024年06月14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起父亲,你会想到什么?是童年时父亲坚实的臂膀,是少年时课文里的《背影》,还是成年后父爱的含蓄与深沉。父亲节将至,本报精心挑选了几部与父亲有关的电影,虽然这些电影的文化背景不同,但父爱内核都是一样的。不如就趁机陪父亲一起看部电影吧,生活中那些说不出口的话,或许都可以通过影片来表达。祝所有父亲,节日快乐!
  《饮食男女》
  推荐理由:一碗热腾腾的饭菜,是串起父女关系的纽带。本片是李安的父亲三部曲中的第三部,以美食为线索,将女儿对父亲的爱和矛盾表达得淋漓尽致。饭桌上的对话和烹饪过程成为情感的交流媒介,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温馨和回忆的空间。父亲的坚持、女儿的成长以及两者之间的误解和理解,带给人关于家庭牵绊和成长代价的思考。片中细致入微描绘出来的父亲形象,亦是真实而复杂的中国父亲形象,让很多人产生深刻共鸣。另外,在这场中式美食视觉盛宴的电影中,有很多细节值
  得反复推敲和观看,泪点、笑点和荒谬互相交织,或许这正是这部电影上映30年,依然备受喜爱的原因吧。
  
  《天伦之旅》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非常细腻的片子,以独特的方式探索了家庭、爱和人生的各种复杂性,相信可以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影片里的父亲弗兰克太符合我们童年里那个威严的父亲形象了:忙于工作、疏于陪伴、沉默寡言、总是对孩子寄予厚望,甚至有些强势。他的四个儿女也像生活中的我们,长大离家后给家里打电话总是拨给母亲,即便是父亲接起电话,也会下意识地问:“我妈呢?”电影中的对话生动自然,既有人性的深刻,也有生活的幽默,让人在紧张刺激的情节中感受心灵的冲击力,同时在深入人心的情感描绘中感受到生活的温度。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的父亲是由罗伯特·德尼罗饰演,演绎得非常精彩。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
  推荐理由:如果你想了解阿尔茨海默病,一定要看看这部电影。本片讲述了一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在与女儿的相处过程中,不断陷入记忆与现实交错的时空漩涡,他的每一天都过得好像是惊悚片。导演用具象的手法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日常。父亲身上的时间在混乱中渐渐流逝,他的生命也一点点被剥夺,逐渐消失的还有他的思考以及存在感。而影片触发我们共情的,不只是父亲的角色或是病症本身,而是父亲逐渐丧失的对生活的掌控。作为儿女的我们,能否也拿出对婴幼儿同样的耐心与温柔,对待走向“凋零”的老人们?
  
  《国王理查德》
  推荐理由:这部电影是根据非裔网球运动员大小威廉姆斯的成长故事改编的,讲述了她们的父亲理查德是怎样通过设计和规划,创造条件和机会,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培养出两个伟大的网球明星的故事。这在当时的美国简直不可思议,但理查德做到了。为了让女儿有条件练习网球,他身兼多职,任劳任怨;为了磨炼女儿的意志毅力,他不怕邻居的偏见和阻挠,风雨无阻训练;为了让女儿能得到更专业的教练指导,他不畏冷嘲热讽,到处“毛遂自荐”;为了保护女儿不受流氓欺负,他以身体阻挡拳脚刀枪,临危不惧。他在坚持培养孩子们运动能力的同时,也注重提升她们的文化水平,培养她们谦逊的品格。作为年轻父母的你们,肯定也“望女成凤,望子成龙”,那不妨看一看。

  《天鹅挽歌》
  推荐理由:做个假设,如果你得了绝症,在家人不知情的前提下,你愿意克隆一个“自己”,在死后替代你陪伴他们吗?该片讲述了当一位慈爱的父亲和丈夫被诊断出患有绝症后,他面临着一个有争议的方案——用一个克隆副本来代替自己。这是“一部发生在不久的将来的颠覆类型的剧情片,探索一个人为了让自己所爱的人过上更幸福的生活,会走多远,会牺牲多少”。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生离死别,在亲人将要离去时,如果有机会让爱在人死后仍能延续,你能接受吗?又或者你能接受你的另一半是这样一个克隆人吗?这是一部画面和名字一样美丽的电影,以科幻的背景探讨生离和死别,哪个会更痛苦?生命、死亡、何以为人、什么是爱,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和思考的。
  
  《默默无闻》
  推荐理由:影片的主人公约翰是一位窗户清洁工,他得知自己罹患绝症后,并没有沉浸在悲伤中,而是开始为四岁的儿子迈克尔寻找一个完美的新家。这一过程中约翰展现出了无比坚强和勇敢的一面,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儿子,无论面对什么困境,都要坚持下去。约翰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父亲,但正是这些不完美,让观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父爱的真实和伟大。为了儿子,约翰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甚至愿意放弃自己的生命。这种无私的爱让人动容,也让人反思。本片没有华丽的特效和宏大的场景,却用最简单的方式触动了每一位观众的心灵,因为它饱含着一位平凡父亲对儿子的深沉爱意。
  
  《海底总动员》系列
  推荐理由:在澳洲大堡礁的深海中,小丑鱼爸爸玛林和儿子尼莫过着简单幸福的生活,可是爸爸做事常常畏首畏尾,是个胆小鬼,尼莫觉得爸爸很不勇敢,甚至有点看不起爸爸。小尼莫却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家伙,跟同伴们去水面玩耍时,被渔网捞了起来,辗转被卖到一家牙医诊所。为了寻找孩子,胆小的玛林开启了跨越大洋的寻子之旅。在这段旅途之中,玛林经历了重重艰险,逐渐变成了勇敢的父亲。而尼莫也在积极地和其他鱼一起寻找逃跑之路,努力成长,变得有勇有谋,父子俩最终成功团聚。这个系列电影的第一部已有二十多年了,但其中大胆去闯、接受更大世界的勇气依然激励人心。
  
  《功夫熊猫》系列
  推荐理由:很多人说《功夫熊猫》系列电影的成功,是因为把中国文化挖掘到了极致。不仅中国文化,中国国情也被《功夫熊猫》吃透了,尤其是中国式教育,比如,子承父业、棍棒底下出孝子、过度溺爱……这些中国教育的争议点在《功夫熊猫》四部曲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与此同时,零基础的阿宝成为神龙大侠,又是教育的成功。可以说《功夫熊猫》系列电影就是一套教育秘籍,得之者,父母得麟儿,师父得高徒,社会得栋梁。为人父母的,或许每个人都能从中收获一些有关教育的感悟。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沁 陆菁菁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