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版:公益广告

16版:光影记录

“白天上班 晚上学艺” 职工夜校开课了

“潍宫·职工夜校”为职工找到充实下班时间的全新方式

(2024年05月16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平正在指导学员制作饰品。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于菲 通讯员 张丽丽 朱文元
  曾经承载着时代记忆的夜校再次“火出圈”,成为当下年轻人最时髦的夜生活,如今这股“白天上班晚上学艺”的风也吹到了潍坊。为提升和培育产业工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及文化认同,充实“八小时”之外的时间,今年以来,由市总工会指导,市工人文化宫主办的“潍宫·职工夜校”,为广大职工找到一种充实下班时间的全新方式。
  夜校课程一经推出,就成功“圈粉”一批“上班族”,这样的文化新业态不光能帮助学员探索多元学习路径,也让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更有意义,更多姿多彩。
  “太漂亮了,没想到这是用蒜皮、易拉罐做的。”“希望通过职工夜校的学习也能制作出这样精美的国风饰品。”5月14日晚,在市工人文化宫,参加“潍宫·职工夜校”首期公益培训课的学员们对国潮设计师王平带来的一顶顶精美的凤冠赞不绝口。
  “大家拿起手中的易拉罐,首先把两头剪掉。”当晚7时许,在王平的指导下,学员们开始学习用易拉罐制作发冠上的花朵。
  授课现场,王平耐心地给大家讲解着每一个细节,学员们围在他的身边,聚精会神听着,并不时点头回应。“我们一共设置了8节课,课程期间,我们会利用大蒜皮、易拉罐等日常用品,自己亲手制作簪花、步摇、胸花等饰品,体验大美国风。”王平说,工会开展的职工夜校特别好,希望能用环保的方式,用废物利用的方式,来让更多人关注、喜欢中国传统文化。
  和以往“硬核”的学习培训不同,在新时代“夜校”,人们通过兴趣学习、交流互动释放压力,解锁技能,有效提升生活和工作的幸福感、获得感。据悉,“潍宫·职工夜校”将推出手机摄影、燃脂塑形、爵士舞蹈、流行歌曲演唱技巧、美妆与服装搭配、吉他弹唱等几十门丰富多彩的公益课程,满足不同职工的多元化需求,让职工夜校有“知”有味。
  “课程设置得太用心了,时间安排得也很好,我的同事都在‘抢课’,好多都没抢上,真是太火爆了。”来自昌威保安公司的职工朱女士告诉记者,她晚上比较有空,想利用碎片化时间多学点技能,看到齐鲁工惠App上的职工夜校活动后,立马就报名了,摄影课、塑形课她也很喜欢,也正在积极报名。
  据介绍,“潍宫·职工夜校”课程主要以兴趣爱好培养、提升综合素质技能为主。为保证课程质量,市工人文化宫邀请了非遗传承人、资深手艺人、相关领域的专业教师为职工授课,让广大职工学有所乐、学有所得,感受到更加舒适、贴心、便捷的工会服务。后续还将邀请优秀导师和行业专家授课,借助夜校新风潮,满足各类劳动者利用夜间及碎片化时间学习的需要,促进广大职工学技术、提技能、强素质,努力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不断擦亮“工”字招牌,“刷新”职工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