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4版:教育周刊

15版:望海听风

16版:光影记录

白茅情思

(2024年04月29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玉顺

  暮春郊游,山岗和河边草地上,一簇簇蓬勃的白茅,正在展绿色吐嫩芽,一根根茅针,争先恐后地冒出来,一下子就把我的思绪拉回到四五十年前。
  那时候,农村普遍比较贫困,一年到头,地瓜干、煎饼和玉米糊糊占据着餐桌,没有像现在花样繁多的美食。每逢春天,茅针成为乡间孩子的应季零食。
  所谓茅针,通俗地说,就是白茅的花苞。因为白茅抽芽时,孕育成一个细长的苞,芽头尖尖似针,故名;也被称为茅荻,还有老辈人俗称“姑姑荻”。
  茅针被一层嫩叶般的膜包裹着,剥去鹅黄淡绿的外衣,白绒绒软绵绵的小花穗就暴露出来,放入嘴中,轻轻咀嚼,一股清爽的甜味在舌尖弥漫,还有一点面,很劲道,可以嚼很久。
  小时候,最喜欢结伴去旷野拔茅针了。白茅生长在哪里,孩童早就熟记在心。清明前后,密密麻麻的茅针被孩童一根根抽拔起来,那轻轻的“啪叽”声,是茅针脱离白茅的叹息声。但孩童不管这些,他们把茅针攥在手里,慢慢吃,那真是幸福快乐的享受。
  家乡属于丘陵地带,沙土混合的土壤,适合白茅生长。抽拔茅针时,若用力过猛,不免会连根拔起。尤其是雨后,沙土地松软,更容易拔起茅根。茅根细细长长,中间有节,擦净泥土,掰下一截来,用牙一咬,汁水充足,味道比茅针更甜。
  近来,读张宗子《花屿小记》,里面记载:有一种茅草,两尺长短。春天抽芽,乡下人会取其未绽放的芽苞,束成一把把的拿到街上卖……小孩子人手一把,嗑瓜子似的吃个不停。茅针还能换来钱,以解贫苦人家春荒之困,这是我未想到的。
  大学时代,迷恋《诗经》,背诵过多首才知道,白茅初生之芽,名为“荑”,可作爱情信物。《邶风·静女》载:“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美女相赠的“柔荑”,让帅哥喜不自禁,爱情荡漾心间。
  白茅洁净柔顺,隐含淡淡香气,古人常将它作为祭祀用品,《诗经》中就多次提及。《召南·野有死麕》载:“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借白茅包裹獐子,祭祀天地,感恩自然赋予的美食。同时,借白茅表达爱情,“有女如玉”,帅哥怦然心动,多么美好纯洁啊。
  这次邂逅白茅,获取了一小把茅针,尝到了童年时的滋味,那清爽绵软溢满口腔,悠长在心,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