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07版:志愿之城 温暖潍坊

15版:望海听风

郝文涛 学成归乡育人才

(2024年01月29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燕
  今年40岁的郝文涛是潍坊人,201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获博士学位,2022年1月,他从太原理工大学离职,入职潍坊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成为物理学专业的一名教师,以一种全新的身份回到家乡。
  “我在这里长大,这里有我的家人、我的根,我也想为建设更好潍坊贡献一份力量。”1月26日下午,在潍坊学院的实验室,郝文涛带着学生在调试用于研发新材料的电学性质测试设备。谈及回到家乡入职潍坊学院的原因时,郝文涛坦言,年轻时因求学而离开潍坊,后又在太原参加工作。其间,当父母遇到事情时,无法第一时间赶回家解决问题,对父母有所亏欠。再加上这几年潍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潍坊学院的发展前景也非常好,这些都坚定了他回家乡发展的决心。
  “回家后,感觉空气都是甜的,学校和同事都对我非常关心,这让我很安心。”郝文涛说,刚入职潍坊学院时,家人还在太原,学校领导知道情况后,合理安排了教学课程,加上同事之间的互帮互助,他快速熟悉了教学任务,而且有时间和精力去处理搬家等生活事宜。2022年暑假,妻子和孩子来到了潍坊,他的工作与生活终于步入正轨。
  在教学方面,郝文涛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课堂上,他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打开思维的同时要多动手、多实践,将知识化为本领。课下,他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备课,完善教学内容并进行总结。在教学过程中,令郝文涛印象最深刻的是潍坊学院学子的学习态度。“记得第一次站在潍坊学院的讲台上时,我激动中还有些忐忑,一堂课下来,我发现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很好,学习能力也很强,打消了我的顾虑。”郝文涛认为,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学生的积极反馈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遇到如此优秀的学校和学生,是我的幸运”。
  在认真教学的同时,郝文涛还不忘进行科研创新。两年来,他和学院的科研团队一起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等各类纵向科研基金,还与多个企业达成了横向合作协议,将积累的知识运用到企业生产和经营中,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排除生产的障碍。入职两年的时间,郝文涛利用学院的科研平台发表了多篇论文,为潍坊学院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外工作多年后,入职朝气蓬勃的潍坊学院,就如同在外漂泊的种子落入家乡的沃土,希望能尽己所能、发挥特长,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郝文涛说,近年来,潍坊学院积极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在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上不断创新创优;积极推进硕士点申报工作,在全面提升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上创新创优;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在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创新创优。目前他正在积极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希望能抓住机遇,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