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有这样一段旁白:“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从个体生命的迁徙到食材的交流运输,从烹调方法的改变到人生命运的流转,人和食物的匆匆脚步,从来不曾停歇。”
人生苦短,还好有美食足以慰藉。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更是食欲渐长的时候,隔着屏幕,我们仿佛也能闻到电影中各种美食的阵阵香气,品味出主角们的人生百味。
□潍坊日报社全媒 体记者 宋玉璐
味觉是联系情感的纽带
味觉与人们的多种感官相连,一顿温馨治愈的美食,甚至能调动起丰沛的情感。为至爱之人费尽心思准备一桌拿手好菜,看到对面那张满足的笑脸,名为幸福的情感也在心间悄然蔓延。
在电影《喜欢你》中,一场意外让平凡的厨师顾胜男结识了霸道总裁路晋。之后,路晋入住了顾胜男所在的酒店,在并不知晓对方真实身份的情况下,顾胜男用一道“女巫汤”征服了路晋挑剔的味蕾。一位厨师和一位食客,两人在美食的联结下产生了奇妙的缘分。影片以美食为催化剂,生活原本处于平行线、个性迥异的男女主角之间碰撞出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在一餐一饭之中,一场盛大的恋爱也拉开了序幕。
喜剧电影《丘奇先生》也讲述了美食联结人心的故事。女孩查莉和身患重病的母亲过着相依为命的日子。一天,一位名叫丘奇的男人敲响了查莉家的大门,他被雇来照顾母女二人,任期只有6个月。他不仅厨艺高超,还会弹钢琴、画画,在查莉家一待就是六年,一直照顾到查莉的母亲离世。
丘奇先生老了之后,查莉开始学习照顾他,在丘奇先生的耳濡目染之下,女主的烹饪技艺手到擒来,连年幼的女儿也拿起了厨具。阳光里,散发着迷人香气的美食成为了联结角色间情感的纽带,将主角二人变为了毫无血缘关系的亲密家人。影迷们评价这部影片“真挚平淡却又有力”,有直击人内心的力量。
美食是疗愈身心的奇迹
在身心疲惫之时,品尝一口味道惊艳的美食,是我们在生活中能够遇到的最小单位的奇迹。
在影片《茱莉与茱莉亚》中,对工作和生活感到灰心沮丧的茱莉,下决心用一年时间实践美国最受欢迎的电视名厨茱莉亚的《精通法国烹饪的艺术》,立志做出全部的524道菜并写博客记录。在这场美食的升级之旅中,茱莉循着偶像的踪迹,渐渐找到了真实的自我,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与此同时,电影也平行穿插着茱莉亚苦练厨艺,撰写《精通法国烹饪的艺术》的过程。生于不同时代的两名女性因一本食谱而实现了自我成长。
《美食、祈祷和恋爱》也是这样一部关于美食和自我成长的影片。女主角伊丽莎白是一名人气作家,她周游世界,撰写相关的旅游文章,拥有着光鲜亮丽的生活。然而婚姻的变质,让她决定踏上全新的发现之旅。在罗马,有奶香浓郁的意式披萨和甜蜜丝滑的冰淇淋,还有意大利人的随性快乐;在印度,有自我疗愈式的放空冥想;在巴厘岛,有平静温暖的爱如期而至。这是一场美食之旅,也是一段人生修行。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食神”
在华语电影史上,《食神》创造了诸多奇迹。这部周星驰风格极为浓厚的影片,不仅在紧凑的一个半小时片长里高质量完成了“好莱坞式”叙事,还折射了餐饮界的诸多现实困境,黑色幽默与辛辣讽刺并存,影片中出现的撒尿牛丸和黯然销魂饭也成为了经典粤式小吃。
由周星驰饰演的史提芬·周一朝跌落神坛之后,开始重新踏上“食神”之路,艰难复仇中也不乏平凡温馨的日常。最重要的是,在影片最后,突兀地抛给观众一个问题:什么是食神?史提芬·周说:“根本就没有食神,或者人人都是食神。不管老爹老妈、大哥小妹……只要用心,人人都可以是食神。”
《食神》这一核心与《美食总动员》不谋而合。迪士尼动画电影《美食总动员》,讲述的正是一只小老鼠雷米的故事。要将平平无奇的食材变为美味珍馐,干净卫生是必要前提,老鼠原本与之背道而驰。然而雷米偏偏在嗅觉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天赋,他不愿与垃圾堆为伴,有着当五星大厨的梦想。机缘之下,雷米认识了餐厅学徒林奎尼,后台的雷米便用头脑和厨艺操控林奎尼前台“表演”,一人一鼠结成了奇特的料理联盟,影片最后,餐厅取得巨大成功,严苛的美食评论家得知雷米的秘密后,也深受震撼,开始思考何为真正的美食。
所有美食都是人们对食材充满想象力的转化,各种烹调方式、流派分支都饱含着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凝炼成了饮食文化,与我们的人生相伴相依,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