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勇
我的老家昌乐县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富饶的矿产,古称营丘,辅周灭商的姜子牙(姜太公)曾定齐都于此,治国安邦多年。境内有距今1800万年的远古火山群和200多处古文化遗址。火山喷发形成的蓝宝石具有晶体完好、质地纯、硬度高等特点,与其他国家的蓝宝石相比,昌乐蓝宝石的颜色要深一些,因此被称之为“中国蓝”。
历经千百年的地质运动和大自然侵蚀风化,蓝宝石晶体被剥离出来,混杂在玄武岩砂砾中,被洪水冲刷、搬运到火山口附近的山沟河床和农田村庄里,因石矿较浅,几乎都裸露在地面。昌乐县城东南方向有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叫方山,却因有蓝宝石矿而出名。我家就在方山东北面。蓝宝石矿脉从县城东南划过,就像是一位神仙爷爷,从方山装了一大袋子宝石,然后用破自行车驮着,一路向五图镇方向走去,而宝石就从口袋上的破洞一路撒去。估计是孤山拦路的原因,神仙爷爷绕开我家往东南方的浮烟山水库逶迤而去。
在世界宝石文化中,蓝宝石以它充满神秘、梦幻般的颜色,被赋予了智慧与吉祥的含义,同时它也象征着浪漫的爱情。只可惜当年昌乐人对蓝宝石一无所知,他们并不知道蓝宝石的珍贵之处,而是将从地里捡来的蓝宝石当作打火石使用,还把那些镶嵌着蓝宝石的石头用来修路、垒猪圈和砌鸡窝。
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江浙一带以及国外的商人前来收购,一块几十克不起眼的“石头”能卖3元到5元,好的能到10元,甚至几十元。顿时,全村男女老少掀起了疯狂挖宝石行动。
据一放羊老头说,在野外放羊甩出去一鞭子,就能打出一块宝石来。有的人挖到房子墙根下,干脆把房子拆了继续挖。后期,村民不再满足用锨、镐、二齿子等农具,直接上了大型设备,拉上大铁筛子,用高压水枪洗泥,在过滤出的石头里面挑宝石。村民挑选的石头良莠不齐,有一级A货,有金刚玉,还有质地非常硬的煤块,也有磨得溜光水滑的啤酒瓶底。这些宝石大多被外地商人买走。到后来,蓝宝石越来越少,村民们算不着账,慢慢地都不干了,生活又归于平静,该下地务农的套上了耕牛,该外出打工的背上了行囊。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演的这一幕“疯狂的石头”,虽也改变村里一部分人的生活条件,但滥开滥采,低价出售,资源流失严重。此现象引起了当地政府部门的重视,自此开始制定相关管理政策,加强对蓝宝石的管理,并充分利用资源、政策、人才、技术、市场等优势,加强行业管理,加大培植力度,昌乐的珠宝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也成为老家经济发展的一个响亮的品牌。这正是:
苍茫大地喷岩浆,
蓝色之光耀故乡。
泽润后人增福址,
品牌铸就美名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