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吴家玉

与菖蒲为伴
享从容生活

(2023年06月04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38岁的吴家玉受家庭影响,自幼跟随大伯吴培杰学习菖蒲艺术,多年来更是与菖蒲为伴精心研究。作为寒亭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菖蒲盆景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她觉得自己有责任将菖蒲文化传承下去。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常方方
自幼受家庭熏陶,跟随大伯专门学习
  6月1日,记者来到吴家玉的家中,在她的院子里、屋子内都有一些菖蒲,有的长在石头上,有的长在花盆中,看上去十分雅致。她指着其中一个叶片细密短小、长在石头上的菖蒲告诉记者,野生的菖蒲就生长在溪间石头上,是一种有韧劲的植物。
  吴家玉告诉记者,菖蒲受很多人喜爱,它与兰、菊、水仙并称“花草四雅”,经常成为篆刻、书画、古诗等创作的题材。
  吴家玉老家诸城,小时候家中便长有菖蒲,自幼受到熏陶的她也十分喜欢菖蒲。后来她跟随大伯吴培杰学习菖蒲艺术,掌握了菖蒲盆景制作的技艺精髓,并经常与菖蒲艺术爱好者相互学习交流。“菖蒲艺术历史悠久,在宋代因苏东坡在密州(今诸城)任职而发展兴盛,清代郑板桥在潍县任县令期间也推崇菖蒲技艺,从而推动了菖蒲艺术在潍坊的发展,至今已经传承数百年。”吴家玉说,经历了吴永善、吴池、吴培杰这三位潍坊菖蒲艺术的三代传承人,如今推广菖蒲艺术的重担落在了她的肩上。
  吴家玉的菖蒲盆景作品有艺术性、观赏性和实用性,她将当地传统菖蒲盆景技艺特点与现代审美相融合,在传统的基础上又加上了许多现代气息。她的作品多以虎须为主,制作方法主要是盆栽、附石法和配石法。“一苔一蒲一石自成一景,每次我都会琢磨怎么样将一幅画呈现在盆景之中。”吴家玉说,为了做好盆景,她还专门学习了画画,学习如何布景。

希望沉下心来,将菖蒲文化推广出去
  菖蒲能“忍苦寒,安淡泊,伍清泉,侣白石”。在与菖蒲为友的这些年,吴家玉从菖蒲身上学到了许多。在吴家玉看来,小小一盆菖蒲盆景,简洁、古朴、宁静,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于繁忙中摆玩一盆菖蒲,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走访,吴家玉认识了国内更多的菖蒲爱好者,于2017年年底创立了自己的菖蒲种植品牌“子云亭”,并拥有了自己的菖蒲种植基地。
  为了学习菖蒲造型,2018年年初她只身前往福建、江苏等地拜访菖蒲资深爱好者,跟他们学习更多技术。2020年她还注册了关于菖蒲的文化品牌《蒲草先生》,为蒲草艺术的传播开辟了多条道路。2021年年底,吴家玉被潍坊市寒亭区文旅局命名为寒亭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菖蒲盆景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作为菖蒲艺术的传承者和推广者,吴家玉说菖蒲小巧葳蕤,一丛并发,盘根错节,叶纤茎细,于无为处显丘壑,不经意间露春色。她希望沉下心来,将菖蒲文化推广出去,让越来越多的人懂菖蒲,让更多的人在打理一盆菖蒲时,可以放下烦恼,在凝心静气中从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