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重要城市,潍坊市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积极做好“人才文章”,充分挖掘自身在产业基础、科研资源等方面的潜力,构建起涵盖博士后引进、培养、使用、管理、保障等环节的全链条体系,逐步形成了吸引集聚博士后青年创新人才的强大磁场。目前,全市有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3家,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8家,人才集聚效应正日益显著。
┬本报记者 张沁
政策组合拳留住人才
完善的政策体系是博士后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我市围绕重点产业对博士后人才的需求,从“企业侧”和“人才侧”的角度出发,优化“政府侧”服务,出台一系列“硬核”政策,吸引和留住博士后人才。
在平台设立方面,对国家、省认定备案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的奖励,用于科研项目启动。
为激励博士后人才安心发展,我市给予新进站博士后每人每月5000元的生活补助,期限最长2年;对符合条件的博士后人才,给予每人每月6000元的生活补助,发放期限3年,“双一流”等高校博士研究生补助期限延长至5年。同时,实施人才安居工程,为符合条件的博士后人才提供每人30万元的一次性购房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已累计发放各类补助资金1.62亿元。
此外,鼓励博士后留潍创新创业,为出站留潍或来潍在企业工作的博士后人才提供每人20万元的科研经费资助,对自主科技创业的海内外博士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创业经费资助。同时,积极争取省级政策支持,为众多博士后人才申领生活补助和科研项目支持,助力人才成长。
搭建平台拓展发展空间
我市结合城市重点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全方位招才引智,搭建起广阔的博士后引育平台。
每年组织“十大产业”重点企业进行人才需求摸底,编制并发布博士后招聘计划,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2024年,与多所高校合作征集“订单式”培养博士后计划86个,深化了产学研融合。
潍坊博士后平台协作联盟的成立,为不同区域和行业的博士后科研平台搭建了交流合作的桥梁。企业间跨地区、跨行业合作不断涌现,高校与企业的交流互动也日益频繁。例如,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举办的各类全国性会议,吸引了众多院士专家参加,达成多项技术合作意向。
“才聚鸢都 智汇潍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的举办,为博士后人才提供了竞技和交流的舞台。同时,潍坊市持续打造“才聚潍坊”活动品牌,赴多地举办引才活动,成立潍坊博士生联盟,设立人才工作站,与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拓宽了博士后人才来潍就业的渠道。
全方位服务优化发展生态
坚持人才为本,聚焦博士后人才需求,优化服务机制,提升服务效能,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生态。
建立“班子成员包靠博士后平台”服务制度,69名领导干部与博士后平台建立联系,为平台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创新三级服务专员服务体系,市、县、博士后平台设立单位三级服务专员合力为博士后人才提供精细化服务,已为博士后人才提供服务500多人次,解决问题1000余个。
畅通博士后人才服务绿色通道,成立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盟,推动政策“免申即享”,为博士后人才发放“鸢都惠才卡”,在子女入学、就医、落户等方面提供精准服务,让博士后人才感受到潍坊的温暖和关怀。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正当时。潍坊市聚焦高质量发展,全力建设山东省人才高地的重要战略支点,持续提升博士后科研平台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优化政策支持和资源配置,诚邀更多海内外优秀青年创新人才会聚潍坊,创新创业、成就梦想,共同书写潍坊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