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电影家协会联合阿里影业灯塔研究院发布《2024中国电影观众变化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各档期票房活跃,观众对喜剧、悬疑、科幻、动作四大类型电影更为偏爱,喜剧片供给数量及票房贡献突出,观众需要足够吸引眼球的故事,以及提供情绪价值、具有话题性的电影。
契合观众新需求
是电影创作者的新命题
春节、暑期、国庆等档期中,既有《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为代表的喜剧片,又有《周处除三害》《九龙城寨之围城》等动作片,还有《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异形:夺命舰》等超出市场预期的引进片。截至目前,2024年各大档期票房达243.2亿元,占全年票房近七成。
阿里影业灯塔研究院院长牧晨表示,线上观众调研显示,故事或题材、情感共鸣、视效震撼、精彩刺激、引发思考的内容以及演员演技是观众集中讨论的内容。
《报告》显示,截至10月份,2024年购票用户中女性占比58%,25岁及以上观众占比79%,中小城市观众占比41%。
对于观众变化的趋势,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傅若清表示,观众对影片质量、观影体验的要求一直在提升,这点在年轻人身上尤为明显,“95后”“00后”更渴望通过看电影等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生活的社交性与互动性,并且很看重观影选择的自由度与灵活性。当下电影的生存环境已发生极大变化,如何契合观众新的需求,在众多媒介供给中差异化突围,是电影创作者的新命题,着力于电影的功能性、创新性、体验性,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
市场要开发多元类型题材
提升全年龄层观众入场意愿
截至10月份,2024年电影市场观影人数4.11亿,人均观影频次2.20次,近六成观众进影院观影1次。观影人数及人均观影频次均略有回落,需要吸引新观众走进影院,也要培养低频用户持续观影,这需要电影市场提供更多类型的作品。
从观众反馈看,题材与故事的吸引力、特效的冲击感、精彩刺激的画面均为观众观影的主要动机,“有共鸣”的内容虽然不构成观众进场的第一动力,却能引发映后的广泛讨论,助力电影产生长尾效应。
阿里影业总裁李捷表示,市场要继续开发更多元的类型题材,以满足不同群体的观影需求,提升全年龄层观众的入场意愿。另外,要加强对编剧、导演、技术人才的培养,探索新颖的叙事结构和表达方式,增强故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踏踏实实把故事讲好。电影创作者应该更多关注与个体生活紧密相关的故事,关注社会现实,反映时代精神,才能够创作出真正触动人心的作品,提升电影的社会价值和深度。
对于即将到来的春节档,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表示:“我们希望2025年春节为这一年度的中国电影开一个好头,大家对全年电影市场的期望就是从春节档建立的,春节档不仅是一个票房蓄水池,更重要的是它为全年的电影市场释放了一个信号,为观众的期待奠定了一个基础。”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