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高温下的劳动者

14版:公益广告

16版:光影记录

巴黎奥运会上那些溢出屏幕的动人瞬间

(2024年08月16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起聊个天
  奥运赛场上有获得胜利的喜悦,亦有未能如愿的遗憾。我们关注赛事、奖牌,更应关注这些顽强拼搏的运动员们,他们身体力行地诠释着奥林匹克精神,并将这份精神传递给全世界的人们。奥运让我们在限定时间里,感受到“爱与和平”的美好,这些暖心时刻值得铭记,这些可爱的人值得被爱!
文/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沁
  在全球瞩目的巴黎奥运会赛场上,无数运动员用汗水和泪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一场场精彩的对决留下无数令人感动难忘的时刻。奥运赛场上动人的画面,不只有夺金一刻,还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温情瞬间。那些拼搏与挑战、友谊与团结、传承与尊重、温暖与泪水,同样诠释着奥林匹克的意义。本届奥运会,哪些时刻和人物让你动容,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精美的石头(31岁 经济区)
女子“铁三”,少女心和骑士精神同在

  你听过“铁三”吗?其实我也是今年年初才第一次听说这个体育项目,原因是一直关注的一位女性博主去参加了比赛,而且比的是“大铁”——超长距离:游泳3.8公里、自行车180公里、跑步42公里,用时近13个小时。单单看到这些数字我已经被震惊了,作为一个长期坚持运动、体质还算不错的人,我自知无法完成其中任何一项。不知道那位看上去瘦弱的博主是以怎样的毅力完成了全程比赛,内心只有钦佩和感动。
  顺理成章,巴黎奥运会铁人三项女子个人赛是我十分期待的。这是一项赛程漫长的比赛:参赛的女性运动员需要在游泳1.5公里、骑行40公里后,再继续跑10公里,不仅需要强大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更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平心而论,两个多小时的比赛算不上十分激烈,但我一直想哭。在骑行环节,刚刚下过雨的道路湿滑,姑娘们连连摔车,但又迅速爬起来继续比赛,有人甚至不止摔车一次。“你应该能感受到很多的美,她们的身体是钢铁浇铸的,她们的脊骨里被刻进了勇敢,她们的血液里被融进了自由。她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代表着冒险,代表着桀骜不驯,代表着无所畏惧。”央视解说员于嘉充满浪漫与温情的解说瞬间让我的眼泪决堤。
  看到那些竭尽全力冲到终点后倒地、拥抱着流泪的姑娘们,我也禁不住热泪盈眶。“铁三”这项相对小众的运动,或许还无法被很多人理解。只有真正踏上赛道的起点,你才会明白:你将为自己而战,信念将支撑你迈向终点。人类最美好的特质之一,就是不断挑战,然后享受整个过程,不是嘛!“只要你全程看完这场比赛,你今后一定能认同,今后形容姑娘们的词汇,不光是年轻漂亮,还有勇敢、自信、强健。”解说员的话充满力量,我想这也是“铁三”最大的魅力!

七音(30岁 奎文区)
郑钦文,红土球场上最坚韧的人

  一个外角发球接正拍直线,随着对方接球失败,郑钦文扔掉拍子躺倒在地。赢了!首次参加奥运会的她完成了壮举,成为首位在奥运会网球单打比赛中夺冠的中国选手。
  夺冠的那一刻说不激动是假的,但整场比赛我其实心态非常轻松,因为我相信郑钦文一定能赢,因为我知道她一路走来是多么的坚定。
  奥运会的网球赛程一向为人诟病,需要天天参赛不说,单打和双打穿插进行,让运动员疲累不堪。与美国选手纳瓦罗鏖战三个小时后,郑钦文不得不放弃了混双项目。然而第二天,她又在三十几摄氏度的高温和太阳的炙烤下与德国老将科贝尔鏖战了三个小时。看这两场比赛的时候,我正好在单位,就跟同事打趣说:“小郑同学,这身体怕不是铁打的。”或许是在这两场“大战”中打出了状态,接下来面对世界排名第一的斯瓦泰克,郑钦文没有手软。随后的决赛,郑钦文又击败了克罗地亚选手维基奇……
  “胜利属于最坚韧不拔的人。”这句刻在罗兰·加洛斯球场看台上的话,是郑钦文的生动写照。相比其他网球比赛,奥运会没有积分也没有奖金,对身体素质的考验程度可谓苛刻。但哪怕面临先失一盘,第二盘1∶4落后的境遇,她也没想过放弃,只是看了眼台上的五星红旗,然后咬牙拼下去。
  13年前,我在电视机前见证了李娜在这片红土场上首夺大满贯单打冠军。如今,我似乎找回了当时看比赛的感觉:永远热爱、永远拼搏。

寂处听风(39岁 潍城区)
你是我的姐妹,你是我的宝贝

  当举重81公斤以上级女运动员“大宝贝”李雯雯挥舞着肉肉的拳头,蹦蹦跳跳地欢呼“下班了,下班了”跑下举重台,忽然意识到2024巴黎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完成了全部比赛,也“下班了”。这十几天里,太多像李雯雯这样可爱的“奥运宝贝“,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要说最可爱最出圈的,那得是体操女子平衡木亚军周雅琴。颁奖仪式上,她偶然间看到两位高挑的意大利姑娘都在咬奖牌,流露出惊讶的表情,“啊,还要咬一下奖牌?”赶紧把银牌含在了嘴里。她的表情萌到一大片网友,更有外国网友为她创作漫画,一夜间,周雅琴成了全世界人民心尖尖上的“妹宝”,疼爱得不得了。国外网友惊讶于中国“00后”小将的天真可爱,诚恳自然。小小的一个动作,生动地展示了我们国家年轻一代的乐观明朗的面貌,我也跟着骄傲了起来。
  说起“妹宝”,比周雅琴还小一岁的运动员全红婵更是个“宝宝”。东京奥运会,14岁的她凭借“水花消失术”横空出世,三年后来到巴黎毫无疑问成为全民“顶流”。受万千宠爱的她,跳水十米台赛后采访时,看着深受肩伤困扰的队友被记者的问题勾起伤心的回忆,一把搂过陈芋汐说道:“我刚刚安慰好,又被你弄哭了!”小心地呵护队友的情绪。这一刻,“全妹”成了体贴的“小姐姐”。同是跳水队,当跳水三米板运动员陈艺文锁定奥运金牌,开心之余立即转身安慰因失误获得铜牌默默垂泪的队友昌雅妮。咱就是说,我们的运动员努力拼搏取得个人成就的同时,互爱互助的善良品质惹得旁人眼角想掉“小珍珠”,感动得不得了。
  我看奥运会,相比金牌归属,“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更能引起共鸣。运动员们不经意间的真情流露,恰恰诠释了奥运大家庭、天下一家的和谐画面。大家是对手,是队友;也是姐妹,是彼此难以割舍的宝贝。

芦荻(53岁 奎文区)
“00后”真的很懂事、很爱国

  46秒40,潘展乐夺得巴黎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冠军,并打破了该项目的世界纪录。解说员激动得语无伦次地大喊,简直就是我们14亿中国人的呐喊和欢呼!就连韩国和日本的解说,也是一样的激动。那时,我们不再是赛场上暗中较劲的对手,而是有个共同的名字——亚洲人!
  这枚金牌之所以让整个亚洲都为之振奋,因为这一项目长期被欧美选手垄断。在欧美人看来,以亚洲人的体质是不可能在这个项目上领先的,偏偏在这场地球上游得最快的人的速度大比拼中,我们的潘展乐游出了几乎是人类的极限速度。这个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成绩,就像当年博尔特在陆地上跑出百米9秒58。
  潘展乐,这个20岁的小伙子,拼的就是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他说,要把这枚金牌献给伟大的祖国,爱国之情溢于言表,令人动容。我们忽然发现,原来“00后”比我们想象中更懂事、更爱国。
  感谢潘展乐,让我们在世界泳坛可以昂首挺胸,让我们的游泳运动员倍受鼓舞。即使在不被看好的领域,我们照样可以站在世界之巅!

摇摇乐(23岁 奎文区)
“00后”潘展乐,我真的爱了

  本届奥运会开始前,我的偶像是影视明星、知名歌手,看完奥运会游泳比赛,我的偶像变成了游泳小将潘展乐,这个努力、率真的“00后”小伙。
  在奥运会竞争异常激烈的泳池赛道上,潘展乐如同一道闪电,奋勇向前。他每一次的划水都充满力量,每一次的呼吸都坚定无比。然而,他的魅力绝不仅在于出色的竞技能力,更在于他身上那股“00后”特有的自信和勇敢。
  面对其他国家选手不尊重的言行,潘展乐没有选择沉默,而是直言不讳地进行回应。他用实力和勇气捍卫了自己的尊严,那一刻,他在告诉全世界:我有实力,我不容轻视。
  作为同龄人,我从他身上看到了大大的能量,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启发。曾经在面对困难时犹豫不决,在遭受质疑时选择逃避。但看到潘展乐在赛场上的勇敢和坚定,我明白了,我们要有直面挑战的勇气,要有永远相信自己的自信。不能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更不能因为他人的不尊重而自我否定。潘展乐,像一颗明亮的星,光芒照进我的内心,激励我要努力追逐梦想,勇敢面对一切,用实力证明自己。

常青藤(36岁 寒亭区)
她用行动诠释“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第一次看到“乒乓球奶奶”倪夏莲是在一条短视频中,一头短发、笑容亲切,我以为她是某个球队的教练,或是某位运动员的家属。后来通过一些新闻报道才知道,她竟然是本届奥运会乒乓球女单选手,而她的人生经历和对体育的那份热爱,更让我为之动容。
  61岁的倪夏莲,在巴黎完成了属于她的第六次奥运会,也创造了奥运会乒乓球运动员的年龄最大纪录。女单比赛中,倪夏莲不敌孙颖莎,无缘16强,但她在场上的松弛、快乐感染了每个人。赢球后,她会开心转圈圈,眼睛眯成一条缝;输球了,她也依然微笑热情拥抱对手……主打一个快乐奥运、快乐乒乓。“这个奶奶真可爱!”陪同我观赛的7岁女儿也会忍不住感叹。
  尽管已过花甲之年,但倪夏莲毫无保留,混双决赛前,她认真地帮孙颖莎练球,将自己独特的打法和宝贵的经验倾囊相授。
  她所赢得的尊重,不仅是因为她的努力和坚持,更是因为她对体育精神的诠释。她告诉我们,尊重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用汗水和努力挣来的。而年龄从来不是限制,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光头强(32岁 滨海区)
最难忘那个跨越国界的相拥

  巴黎奥运会落幕了,无比热爱体育的我仿佛在经历一场痛苦的“戒断反应”,下班后仍旧习惯性打开电视找到体育频道,才想起奥运时间已经结束。回想这阵子的观赛体验,相比夺冠,那些打破国界、性别偏见和自我极限的瞬间,更像是我生活中明亮的光,打动我、激励我。
  白俄罗斯蹦床选手伊万·利特维诺维奇的奥运表现让我印象尤为深刻。我们见证了他以中立身份参赛并成功卫冕的辉煌时刻。没有国旗飘扬,没有国歌奏响,没有熟悉的队服,但他的光芒却丝毫不减。比赛结束,他独自穿越人海,走向中国队队员,送上拥抱和祝福,尤其是他“摸头杀”安慰获银牌落泪的小将王梓赛,我的眼眶也跟着湿润了。而两位中国运动员张开双臂,给予他最真诚的拥抱,那一瞬间,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只剩下他们之间纯粹的情谊。
  这些瞬间,让我内心满是感动和震撼。在这个充满竞争和压力的赛场上,我看到了超越国界、超越胜负的真情。可能这就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魅力所在,它能在不经意间击中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充满了爱与温暖。我会将这份感动铭记于心,努力成为一个更有温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