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版:生活周刊

12版:生活周刊

13版:生活周刊

16版:光影记录

他是我爸爸 他更是闲云野鹤

(2023年06月16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倾诉人:思源(化名),男,38岁
童年里,
他就是传说中的那个人

  从生物学上看,他是我的父亲,但从现实意义来说,他于我就是一个“寂寞”。
  从有记忆到12岁,父亲从没在我眼前出现过,后来才知道,我3岁时父母离婚,一年后妈妈再婚,为了不让我受委屈,她和继父没再要孩子。我一直把继父当亲生父亲,叫他爸爸叫得很亲,因为他真心对我好。
  通过各种渠道得到的信息是,当年妈妈是厂花,父亲在工会,能写善画的他想尽招数追求妈妈,结果真成了。可结婚不久,父亲就露出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真面目:工作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天南海北地玩,不顾妻子孩子也不管家庭,出去时甚至连声招呼都不打。妈妈整天以泪洗面,但她很传统,宁可独守空房独自承担起抚养我的重任,也不肯离婚。
  不可思议的是,面对如此贤惠的妻子,父亲居然提出了离婚。爷爷奶奶气得要跟他断绝关系,大伯和姑姑也各种劝各种骂,结果父亲直接玩消失了。等他回来后,还是要离婚,我妈对他的心也死了,带着我回到了姥姥家。
  从小到大,妈妈绝口不提父亲,也听不得别人在她面前提。之前我以为她是出于恨,后来才明白,父亲是妈妈心中的一个黑洞,从离开他的那天起,她就给那黑洞盖上盖子,怕一打开又坠了进去。对于这点,我是近两年才悟出的:大好青春枉付,还莫名其妙地被伤害、抛弃,换谁也无法直视。
  父亲没有出轨,甚至没有跟任何异性有过暧昧,他就是不喜欢家庭不喜欢孩子,他甚至不要工作,他只要完全的自由。
  当初离婚他说出这理由时,母亲问:“那你为什么要结婚呢?为什么要孩子呢?现在你说不要了,这不是祸害我吗?”
  父亲的回答堪称奇葩的经典,但细想一下,却又不是完全没道理。他说:“河水在不停地流,万物都是在变化的,何况大活人。我要尝尽人生万般滋味,结婚生子我体验过了,不好玩,所以我不想要了……”
  看他赤裸裸地表明不想负责任,妈妈也就死了心。离婚后,不用爷爷奶奶跟他断绝关系,父亲自己主动消失不见了。
  他出家了,他在北京混得风生水起,他出国了,他成了艺术家,他死了……十多年里,爷爷奶奶听了太多他的消息和传说,心情大起大落,最终先后抑郁而终。他们去世前立下遗嘱:存款分四份,大伯、姑姑、母亲、我各一份,房子出租,房租用于我的学杂费……
  大伯和姑姑对我妈说:“咱爸妈最疼的还是他,给他留套房子就是怕他一无所有地回来……”
父子相见,
感觉他是另一个世界的人

  父亲不负众望、身无分文地回来了。
  那年我小升初,因为考进了重点中学,爸爸特地带我去北京玩。在游览故宫时,我看到一个背了相机忙着拍照的人——齐肩的花白头发,后脑勺还挽了一个小鬏鬏,肤色黝黑,胡子拉碴。不知怎的,我被他吸引,不由自主地跟在他后面,他也看见了我,直接叫出了我的名字。我跟爸爸都很惊讶,结果他说:“我是源源的亲爹,很感谢你,把他养得这么壮……”
  电视剧也不敢这么演,但这是事实。原来,父亲一年中要回潍坊一两次,他会去学校远远地看看我,除了一个铁哥们,他不跟任何人接触,每次来去匆匆。
  爸爸是很善良的人,见状连忙让我喊那人爸爸。看我一声不吭,父亲说:“不用叫爸爸,你叫我幺鸡就行,大家都这么称呼我。”两个男人聊得不亦乐乎,我闷闷地站在一旁,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们。
  那时的父亲很潦倒,靠在故宫给人拍照维持生活。当爸爸听他说连房租都交不起时,就说爷爷奶奶给他留了房子。结果,我们从北京回来不久,父亲也回来了,直接到了爷爷奶奶的房子,让租客尽快搬走。大伯和姑姑也终于见到了连父母去世也没露面的弟弟,三个人一言不合就吵翻了,但没办法,他们又不忍心弟弟流浪街头。
  初中三年,我跟父亲接触过三次,每次都是暑假,他接我到他那里。我一进门,他就开始讲话,讲他的经历,讲他要成为什么样子的人。即使小小年纪,我也知道他说的过于海阔天空,一点都不实际,比如他说要做一个在艺术史上名垂青史的人,但我看了他的画作和摄影作品,简直是乱七八糟。听了我的评价,他很生气,说真正的艺术作品就是要游离于生活。那时,我正叛逆,看我一脸不屑,父亲很生气,说:“你这样的孩子不配吃饭,你走吧。”
  被赶出家门后,我发誓不再见他,但第二年暑假,他又来接我。高中三年,我以功课紧为由拒绝见父亲,因为他带给我的感觉太差了,除了侃侃而谈,连水都不给我倒一杯。我喊饿,他就说:“人要饿才能有灵感,每顿饭都要吃饱的是猪。”
  回到家里,我狼吞虎咽,妈妈就说:“你小时候要是跟着他,能活两天就不错了。”爸爸连忙打圆场:“他爸不是一般人,咱不要计较。”我妈冷笑:“对,他就是精神病。”
  听到妈妈对父亲的评价,我心里有点不舒服,却无法反驳,想到他脏乱得插不进脚的家,厨房里只有馒头和咸菜,没电视冰箱也没空调,满床满桌子的书,还有那些让人惊骇又不禁质疑真实性的奇妙经历,我就想:他怎么像是另一个世界的人呢?
人到中年,
我对他终于释然了

  虽说从小被父亲遗弃,但很幸运的,我遇到了爸爸,他给了我完整的父爱。
  也许妈妈被放浪不羁的父亲吓坏了,再婚时她只要求对方顾家爱孩子就行。爸爸真没辜负她,妈妈店里生意很忙,养育我、照顾家庭的担子就落在了爸爸身上。他心地善良,从不发脾气,只要有空就陪我打球,寒暑假都会带我外出旅游。我是一个不缺母爱,也不缺父爱的孩子,所以面对从没有给我花过一分钱,也没有给过我爱的父亲时,我没有恨,更多的是不理解。
  听父亲说,他到过世界很多地方,开始我信,后来怀疑很多事情都是他想象杜撰的。有意思的是,你说他是琴棋书画都懂的文艺青年吧,他哪样都会哪样都不精;你说他有远大志向吧,又不肯努力向上,无法理解的是,他曾有机会到机关单位工作,但讨厌被管束;他有机会在北京的艺术圈里立足,但太傲,自己水平不足又瞧不上别人,还直接对大咖开炮。这样的性格和为人处事的态度,让他成为了六亲不认的孤家寡人:大伯、姑姑从来找不到他,铁哥们去世后,他连朋友都没有了……
  爷爷奶奶曾经说他野,等年龄大了就能好好过日子了,但父亲完美地违背了老人的心愿,年近花甲的父亲越发地成了一个怪人:要么在家仨月不出门,要么半年不见人,没有微信,电话只在需要时才开机,衣服破破烂烂,常年馒头咸菜清水面条,还时不时辟谷,1.78米的身高,体重常年保持在120斤。
  我结婚生孩子,他也从不出面,仿佛没有儿子和孙子。我俩偶尔见面,他还是口若悬河。我问他生活来源,他讳莫如深,给他钱坚决拒绝,说他没付出就不能收获。当我说会养他老时,他狂笑:“到时候我会学大象,知道不好了就找个深山大峡谷或者万丈深渊一跃而下,我是不会给任何人添麻烦的,因为我没为任何人付出过……”
  年轻的时候,我觉得父亲是一个怪人,甚至认同妈妈说的他精神有点不正常,后来上大学读了很多书,再又经历了一些事情,渐渐消除了对父亲的偏见,觉得他是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他偏执甚至自私,但单纯善良,有一颗赤子之心,他这一生完全是按着自己的心意去活的,哪怕作为儿子,也无法苛责他。就这样,如今的我,对于父亲的人生,完全释然:他是我的爸爸,但他更是闲云野鹤。
上期内容读者反馈
  文言:主人公年幼丧母,养成了看脸色、讨好人的个性,但仍没有感动父亲和继母。后来生活所迫自主创业,一番打拼实现财富自由。因舍得给父亲、继母、妹妹花钱,关系一度融洽。但永远不要低估人性深处的贪婪,因牵扯到遗产,父亲过世,继母、妹妹均不告知,主人公彻底冷了心,自此以后,视同陌路,各自安好就成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