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第40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在滨海国际风筝放飞场盛大开幕,59个国家(地区)和国内23个省市区的150多支风筝代表队参加比赛和表演,献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风筝大赛,也现场见证了潍坊国际风筝会的魅力。当天,记者在滨海国际风筝放飞场看到,这里成了风筝的海洋,各专业风筝队之间相互竞技,9万多名观众在现场体验各式风筝放飞带来的视觉震撼,不禁发出赞叹“在潍坊,真的是没有什么是不能飞上天的”。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春晖 王路欣
刘福文 王晓萌
黄万勇 郭超
(署名除外)
百米蜈蚣风筝
引来众多游客合影
4月15日,在第40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放飞场现场,一只长约百米的蜈蚣风筝从地面上缓缓飞起,它庞大的身躯在半空中飞舞,显得格外壮观,吸引了众多游客与它合影。
来自天津的游客刘香梅说,这是她第一次来潍坊国际风筝会,第一次亲眼见到体型这么巨大的风筝,感觉非常不可思议,特别震撼。刘香梅第一时间把自己拍的各式各样的风筝图片发给了家人和朋友,狠狠炫耀了一把,让家人朋友们也跟着开开眼界,连说不虚此行,非常开心。
放飞这只百米蜈蚣风筝的安徽飞凡神马风筝队队长孙亚栋介绍,此次他们共带了23只风筝来潍坊参赛,这只蜈蚣风筝全长100米,其体积在全国都属于比较大的。看到很多游客喜欢这只风筝,他内心备受鼓舞。
记者注意到,这支风筝队还带来了一组非常有特点的风筝,全部都是哈士奇。一只只憨态可掬的哈士奇在空中飞舞,吸引了不少游客拍照留念。“这次来潍坊真是大开眼界,居然连哈士奇都能飞上天,感觉特别有意思。”游客张女士说。
孙亚栋介绍,此次他们带来了哈士奇风筝阵,共有17只哈士奇风筝,有1只大的,16只小的,分成了三个阵型,在空中飞舞起来非常有特点。这是孙亚栋第一次带领团队来参加潍坊国际风筝会,同样大开眼界。“能来潍坊国际风筝会这么高水平高标准的风筝放飞舞台参赛,心里很激动。在这里看到了太多有特点有意思的风筝,真的让我很受启发,明年我还得来。”孙亚栋说。
自己设计的风筝飞上天,大学生终于圆梦
“我们凌晨4时就起床了,就为了来风筝会现场放飞自己设计的风筝!”当天上午,在风筝放飞现场,山东工业技师学院的学生激动地说。
几年前,山东工业技师学院组织学生到潍坊风筝博物馆参观,龙头蜈蚣、老鹰、孙悟空、猪八戒、嫦娥……当看到一个个平日熟悉的形象以风筝形式呈现出来时,学生们十分好奇,现场体验扎制后,更加喜欢上了潍坊风筝。
回校后,这些同学经常聚在一起学习潍坊风筝的历史文化,一有空就到操场上放风筝。看到学生们对风筝的喜爱,老师决定要带领他们设计出有自己学校特点的风筝……
当天上午10时许,记者在放飞场看到这群可爱的大学生时,被他们的活力满满打动了。“右右右,左左左,一起用力,飞!”随着响亮的口号声,一个黄色的“庞然大物”一跃升空,学生们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我们结合学校专业特点设计了这个圆形齿轮风筝参加风筝会,看到自己设计的带有校标的风筝飞上天,真的很激动!”一名学生说。
如今,每年设计风筝到风筝会现场放飞已成为山东工业技师学院师生们的“要事”,也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喜欢上潍坊风筝,加入到风筝放飞大家庭。
四川女孩坐了35个小时硬座来放风筝
当天上午,在第40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放飞场现场,来自四川农业大学、今年20岁的王静欣正兴奋地放风筝,她拽着风筝放飞线,操着一口四川话,大声喊同伴马春梅帮她拍照。
王静欣告诉记者,她从高中时期就非常渴望参加潍坊国际风筝会,亲眼看看那些只能从电视中看到的新奇风筝,但当时忙于学业没有机会,今年总算圆了梦。
“我是坐绿皮火车先去的济南,足足坐了35个小时的硬座。与在济南上学的同学马春梅碰头后,又一起来的潍坊。”
在风筝会放飞场,王静欣看到了各式各样的风筝,不停地拍照留念,嘴里连声说“哇”。各种突破了她想象力的风筝飘舞在天上,让她惊叹不已。“原来在潍坊,真是没有什么不能放飞上天的,太震撼了,超出了我的想象,坐的35个小时的硬座,太值了!”王静欣说。
马春梅与王静欣是高中同学,她现在在济南上大学。马春梅说,早在一个多月之前,她就和王静欣约好了,一定要一起来参加潍坊国际风筝会。她们两个提前坐火车赶到了潍坊,又辗转来到了放飞场。
“隔着放飞场还有很远,我们就看到了空中飘着的风筝,来到放飞场后更是目不暇接,感觉超级兴奋。”马春梅说。
翼展12米的巨型凤凰风筝亮相
“这是我们运用潍坊传统风筝制作技艺扎制的软翅巨型凤凰风筝,翼展12米、长60米,耗时三个月制作而成。”当天上午,在放飞场上,来自潍坊班墨坊风筝工作室的刘志江说。
记者看到,该巨型凤凰风筝是以梦幻西游为主题,充满音乐律动,整体贯穿潍坊传统纸鸢的制作理念,颜色以金色和红色为主打色,既有人印象中凤凰的传统形象,又有现代年轻人喜爱的潮流元素,飞行过程中姿态庄严而神圣,令人肃穆。
与软体风筝不同,该巨型凤凰风筝对风力要求更高,刘志江和他的队员们通过高超的放飞技术,让风筝低空进行了短期飞行后,考虑到现场风力因素,他们准备风力更大时再次试飞。
刘志江表示,他们在风筝上添加了夜光元素,在夜间也会有十分亮丽的表现。
章鱼风筝阵带着专利来参赛
当天上午,在放飞场上,一个长约40米的大章鱼软体风筝同样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记者了解到,这只风筝出自河北保定逆风风筝队队长苏建才之手。
“这么多的风筝一起放飞,特别是还有一个这么大的风筝在领头,这样的风筝阵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一大串五颜六色的大章鱼迎风飞翔,随风飘动的章鱼须好似活了一般,非常震撼。”来自青岛的赵先生一边拍照一边对记者说。
对此,苏建才表示,这个较大的章鱼风筝只是他们风筝阵中的一只,其中最短的有20米,最长的40米,一次可放飞13只到14只。“最主要的是,我们的风筝阵采用了三个轴承滑轮分线器放飞方法,使所有风筝更加集中而不会缠绕,完美展现了空中姿态,并且提高了风筝放飞的安全性。”苏建才说,风筝阵所用的分线器已经申请专利。
河北一家三口设计哪吒闹海风筝
“快看,哪吒脚踩风火轮,真好看。”在放飞场上,河北省安国市药都风筝队的杨飞和李珊珊夫妇带来的哪吒闹海风筝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杨飞和李珊珊告诉记者,这个风筝是他们一家三口一起设计制作的,花费了大约三个月的时间。之所以设计哪吒闹海风筝,是因为孩子非常喜欢哪吒闹海的故事,特别是哪吒天真勇敢与不畏强权的精神,家里也有很多关于哪吒的玩具和故事书。为了此次风筝会,他们一家三口设计将哪吒的形象与龙头蜈蚣风筝相结合,放飞时,哪吒手拿火尖枪脚踩风火轮,在空中飞舞制服妖龙,在空中可以演绎一出哪吒闹海的故事。
“之前我们在河北保定曲阳放飞过许多次,效果非常好。这次风筝会孩子想跟着一起来参加,可是因为上学,没能来到潍坊。这次参赛我们一方面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就是希望自己的风筝能飞到更多的地方。”李珊珊说。
高密凤城代表队带来56个民族风筝
当天上午,距离开幕式还有几个小时,放飞场已是一片欢乐的海洋,五颜六色、形式各异的风筝在现场争奇斗艳,不少风筝代表队跃跃欲试,希望在风筝盛会上大显身手。来自高密凤城风筝代表队的参赛选手提前一天来现场进行了试飞。
“这次我们带来了软体、硬翅、板式等10只风筝,希望能为盛会增添一抹色彩。”该代表队负责人岳军表示,他们第一次参加风筝会,为此特别带来了一款56个民族风筝。这件风筝采用单线工艺制作而成,整体长200余米,放飞时需要七八位队员协力合作,“希望通过这只风筝,祝福祖国繁荣富强、民族昌盛”。
祖孙三代结伴而来体验放风筝
当天在放飞现场,除前来参赛的各地风筝代表队外,不少市民也结伴而来,享受风筝盛宴。
“我们到达现场时人山人海,仿佛进入了风筝的海洋,孩子特别开心。”寒亭区的市民张立芳表示,女儿和外甥女以前没有参加过风筝会,这是第一次来。她们不仅看到了各式各样的风筝,还一起体验了放风筝的乐趣,不虚此行。
张立芳的外甥女王欣莹十分兴奋,她说:“要把看到的风筝都画下来,回去讲给小伙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