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多地发布暴雨预警,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市民出行前务必关注预警信息,注意防雷避险,切勿冒险出行。那么,户外遇到电闪雷鸣时该如何保命?雷雨天躲家里也要防雷吗?关于如何防雷避险,这篇文章都说明白了。
雷电的危害
电性质破坏
雷电产生的冲击电压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这种高能量能够毁坏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和绝缘子等关键电气设备的绝缘。绝缘损坏不仅会导致电线烧断或电杆劈裂,进而造成大规模停电,还可能引发短路,进而导致火灾或爆炸。此外,绝缘损坏还可能使高压窜入低压,造成严重触电事故。
损坏电气设备
电视机、录像机、电脑设备、音响设备、监控系统和火灾报警系统等都是常见的受影响设备。雷电的高能电流可以轻易地穿过这些设备的保护层,导致内部电路短路或烧毁,从而影响其正常工作。这不仅可能导致设备报废,还可能因设备故障引发更严重的安全问题,如火灾或数据丢失。因此,采取防雷措施,如安装避雷针和优化接地系统,对于保护这些关键设备至关重要。
损坏建筑
雷电具有极高的能量,当它击中建筑物时,可能导致建筑的电气系统损坏,甚至引发火灾。此外,雷电的冲击力也可能导致建筑物的结构受损,如窗户破裂或墙体开裂。这些损害不仅影响建筑的美观,还可能降低其结构完整性,从而威胁到人的安全。
伤害人畜
雷电对人和动物的危害主要来自其强大的电动力和电磁效应。雷电的机械效应产生的电动力不仅会摧毁设备、杆塔和建筑,还会伤害人畜。强大的雷电流所释放的能量足以烧断电线和电力设备,从而造成大面积停电。此外,雷电的电磁效应可能产生过电压,击穿电气绝缘,甚至引发火灾和爆炸。这些因素都增加了人畜遭受雷电伤害的风险。
常见雷电知识问答
用手机打电话会被雷击?
雷电往往优先光顾地面上高处的尖端物体。手机体积很小,对人的高度及电阻变化影响微乎其微。
使用手机通话时,信号通过交变的电磁场进行传递,并不能形成一个“放电通道”。因此,无论手机本身,还是使用手机通话,都不会增加人被雷击的概率。
佩戴金属饰品易被雷击?
少量金属饰品对人体电阻的减小可忽略不计,因此它们并不会显著提升人们被雷击的概率。
举着较高的杆状物易被雷击?
雷电“打高不打低”,举着金属杆状物会增加被雷击的概率。
在树下避雨易被雷击?
高大的树木由于其高耸的尖端特性,被雷击中的概率较大,当人们在树下避雨时,容易受到伤害。
若人体不慎与大树直接接触,雷击发生时,强大的电流会迅速流经树干,产生极高的电压,足以将人击倒并造成严重伤害。
雷电防范避险指南
户外避雷应对措施
户外遭遇雷击时,应立即寻找装有避雷针的建筑物或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躲避。
不要在河流、湖泊等水域附近逗留;不要靠近高压电线、路灯、广告牌等;不要躲在公园里的简易建筑物内;不要在空旷地带打伞;不要把钓鱼竿、球拍等物品扛在肩上;不要躺在地面上,地面的电流可能会传导到人的身体;不要在大树下躲避,如果雷电击中高大的树木,电流就会顺着树干、树枝、树叶通过人体导入地面,使人体成为导电体而被电击,如果不得不在大树附近躲避,一定要蹲在距离大树最少2米以外的地方,并放低手拿的物品,等响雷停止20分钟后再向安全的地方转移;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单脚或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车中避雷应对措施
驾车时如果被雷电击中,不要轻易下车。电流会经车身表面传到地面,在车内反而安全。在车内躲避时,应关掉引擎、音响系统等,并关闭所有车窗,使车辆形成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
室内防雷应对措施
关好门窗并远离阳台和外墙壁等;不要用电热水器洗澡,最好拔掉所有电源插头,不要靠近和触摸任何金属管线;远离电源插座,不要停留在电灯下方;千万不要因为好奇,把头和手伸出窗外或站到阳台上,以防被雷击中;若雷声响起时在厨房,马上停止用水清洗食物和餐具等;若雷声响起时正在洗澡,应马上离开,因为淋浴、浴缸内的水及水龙头都有可能导电。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