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08版:光影记录

“以闹维权” 此风不可长

(2023年05月21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评论员 赵春晖
  近日,浙江杭州两名乘客与网约车司机发生争执,赖在车上达28小时,引发关注。5月20日下午,杭州公安发布警情通报,对两名乘客依法作出行政拘留处罚。
         (本报今日06版)
  对于顾客来说,如果对自己花钱买到的商品或服务不满意,正确的做法是走正规渠道投诉维权。在此事件中,即便乘客认为网约车司机的服务不当,因此产生了经济纠纷或者其他相关诉求,完全可以通过网约车平台合理维权解决问题。但这两位乘客不走平台维权渠道,在警方出面调解劝阻的情况下依旧不下车,无非是想以“闹”来对网约车司机施压。结果证明,遇到问题或纠纷,不冷静合理表达诉求,想通过走极端来“维权”,想通过“闹”来获益,只能是得不偿失、悔之晚矣。以“不体面”的方式维权,最终只能让自己落得“不体面”。
  这件事虽然不大,但其背后传递出来的信息值得我们警醒。明明是个小纠纷,为何两位乘客会做出如此“奇葩”的行为,为何会因此占用如此多的公共资源,为何事情足足拖了几十个小时才解决?究其原因,既有乘客“以闹维权”的心理在作祟,也有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的冲突,还有相关制度的不够健全完善。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需要网约车平台进一步规范管理,对乘客和司机都要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护机制。同时,也需要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完善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不能给“以闹维权”留下任何空间。从这个层面来说,杭州警方对这两名乘客依法作出行政拘留处罚,既给“以闹维权”的歪风泼了一盆冷水,也是对现代公共文明的一种彰显和尊重。
  任何人生活在社会当中,都需要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下做人做事。遇到任何问题或矛盾纠纷,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互相理解,通过正规渠道合理合法解决。切不可自私自利,更不可极端行事,否则只能是害人害己,贻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