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版:创富周刊

15版:心悦诚评

16版:光影记录

景区放“大招”有看头有玩头
旅游市场“五一档”活力澎湃

(2023年05月04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旅游景区人流如织,餐馆饭店顾客排队,酒店宾馆一房难求,“五一”假期潍坊旅游市场怎一个“火”字了得!统计显示,我市纳入全省监测直报的30家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257.14万人次,同比增长432.86%;实现营业收入22088.01万元,同比增长376.55%;其中,门票收入3868.82万元,同比增长559.08%。4月28日至5月2日晚,我市纳入全省监测直报的12家旅游住宿设施,共接待游客1.39万人次,同比增长324.3%;实现营业收入633.45万元,同比增长169.8%。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齐英华 潘来奎 郭超 赵春晖陆菁菁 张驰 付生 刘晓杰 刘蒙亮 通讯员 付明皓 郑秀宝 刘锡才 冯海平(署名除外)
寒亭
各种表演精彩新奇
游客盛赞潍坊人间烟火

  5月2日,寒亭区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里人潮涌动、热闹非凡,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近距离体验了淳朴的杨家埠非遗文化,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古风古韵,盛赞潍坊的人间烟火。
  当天,一场大规模的汉服巡游在这里上演。一群身穿汉服的女孩宽袍广袖、罗裙飘飘,沿招财广场经南门,走过文润阁、园博园、老槐树、古街、古井等景点,仪态万千、风姿绰约,吸引了众多游客拍照留念,还有不少汉服爱好者自发加入其中,尽情展示国风之韵。这里还打造了古风集市,各类美食汇聚,身穿古装的“店小二”为游客服务,让游客们仿佛穿越回了古代,备感新奇。
  当晚,这里还举行了大规模的裸眼3D灯光秀,一座座传统建筑在灯光装扮下流光溢彩、璀璨夺目,古朴中带有别样的浪漫气息,让游客们沉醉不已。
  来自天津的游客李光海说,他和朋友慕名前来潍坊游玩,已经转了几个景点,感觉非常不错,他对潍坊的人文景点格外感兴趣,所以当天特意到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游玩。“在这里,感受到现代和古代的碰撞,感受到潍坊深厚的文化底蕴,感受到潍坊充满人情味的人间烟火,收获满满、不虚此行,潍坊真赞!”李光海说。
青州
创新场景提升服务
古城游乡村游“火出圈”

  “五一”假期,青州古城旅游火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徜徉于十里古街,赏美景,品文化,享受假日美好时光。
  抖空竹、扑蝴蝶、青州花毽、山东快书、青州府泥塑、陈氏太极拳、满族八角鼓……老艺人们在古街两旁进行非遗技艺的常态化表演,游客可以随时随地驻足欣赏,甚至体验学习,非遗“活态”传承成为古城旅游的一大特色。
  偶园里,大型古装情景剧《衡王嫁女》再现衡王招婿的故事,《冯溥教子》展现了冯氏家族的良好家风。游客可以跟随表演者穿越回明朝,参与郡主抛绣球等环节的表演,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
  “这是我们的城市吉祥物‘峱宝宝’毛绒玩具。”在古街上的山东手造“峱宝宝家”文创亭,工作人员张舒在向顾客推介“峱宝宝”周边商品。T恤衫、遮阳帽、鼠标垫、钥匙扣、毛绒玩具……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让游客们爱不释手。这个面积10平方米的文创亭成为古城景区的新晋网红打卡地。
  这几天,邵庄镇刁庄村雀山风景区的流苏进入盛花期,四面八方的游客慕名而来。“层层雪花应风吹,片片流苏为君开”,景区内近60棵百年以上的流苏开出满树银花,树冠如披白雪,银装素裹,香气馥郁,成为一道亮丽风景,游客纷纷拍照发到朋友圈。
  “前几天在抖音上看到了这里流苏花开的视频,太美了!一放假我们几个姐妹就约着一起来了,真是名不虚传。”从淄博专程赶来看流苏的游客史美玉高兴地说。据了解,自流苏花开以来,每天都有4000多名游客前来赏花打卡。
  今年,青州市精心推出一批新的旅游线路,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成为拉动旅游消费的主打。特别是第一届青州花朝节的成功举办,向全国游客发出了来青州赏花游园的邀请,借着举办这一节会的东风,王府、弥河、东夏、黄楼等镇街纷纷举办桃花节、杏花节等节会,为游客提供自然美景、特色美食和文化盛宴的多重享受,带火了乡村旅游。
  同时,各景区有针对性地创新旅游场景、提升服务品质,激发消费新活力。“我们新上了海盗船、旋转木马等体验性项目,让游客游览时间延长了,在景区里既体验了自然山水的美丽,也体验了黄花溪的游乐项目,孩子和成人有很好的互动。”黄花溪景区市场部经理苏兆海对记者说。
  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让庙子镇旅游景点发展到了21家,由此衍生出的民宿、农家乐、咖啡馆、奶茶吧、书社等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青苔民宿负责人张慧如表示,自今年3月份以来,写生的、旅游踏青的、省内外自驾游的客流群体不断,青苔小院、青苔依然民宿上百间客房几乎天天爆满,“来到青州,住到青州”成为游客心之所向。
寿光
夜晚打卡菜博会
游客沉浸式体验气氛嗨爆

  第24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新增了“夜游菜博会·蔬菜嘉年华”和“一天零一夜”精灵丛林艺数馆夜游项目,小长假期间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感受光影里的菜博会。
  1日晚9时许,4号馆精灵丛林艺数馆前等待进场的队伍仍然很长。进场如入幻境,这处展馆沙漠绿洲与南国风情并存,有400余种沙漠植物、130余种热带雨林植物、200多种多肉植物、100多个南北方果树品种。
  大人小孩围在声光特效的雾林喷泉前尖叫、放歌,回声跌宕,气氛嗨爆。再走一道沉浸式时光隧道,这处利用声光影、VR、虚拟空间等手法打造的沉浸式空间引得众多小朋友欢跳、尖叫。
  在精灵丛林艺数馆,小朋友除了可以在内设的超级网床、奇趣城堡上玩耍外,还可以看到熊大熊二等动画里的造型和场景。
  走进蔬菜文化艺术馆(8号馆),穿过瓜藤廊架,造型各异、形态逼真的景观小品让人目不暇接。
  在寿光有一个地方,能让你避开假期里如潮的人流,带你了解汉字的前世今生,能让你动手体验雕版印刷术,欣赏世界上最大的手工捞制宣纸和世界上最大的线装书……5月2日,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走进位于寿光市弥河东畔屯田西村的仓颉汉字艺术馆,感受古人智慧,见证书写变迁。
  艺术馆内,无论是以中国地图为背景的3500个常用字,以实木雕刻为载体的8105个通用字,还是以线装书为载体的81722个全字符,都让参观者品得入迷。而小朋友可以换上合身的古装,选一幅心仪的图画,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穿越时光”,尝试一把雕版印刷术。
  古朴泛黄的书卷与现代科技完美交融,在巨大的书墙、木质的方块字中穿行之后,停在电子翻书互动多媒体系统前翻一翻,或者把“墨宝”留在门口的展览屏上,与小伙伴在AR互动成语墙前飙一下成语,在数字水幕前DIY一个专属幕帘,乐趣十足。

安丘
樱桃红了,游人争相来采摘
  5月3日,安丘市辉渠镇朱家河村的一处樱桃采摘园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个“五一”假期,朱家河村火红的樱桃吸引了各地游客纷至沓来,采摘休闲。在明媚的风光中,一颗樱桃入嘴,一股甜甜的味道在舌尖弥漫开来,融化在心里。
  来自潍坊城区的游客张先生特意带着家人一起来这里采摘樱桃,感受山乡慢生活,孩子们体验动手采摘的乐趣,玩得非常尽兴。“今天采摘了不少樱桃,回去给亲戚朋友分一分,大家一起尝尝鲜,这个假期就完美结束了。”张先生说。
  红彤彤的樱桃映红了农民幸福的脸庞,也映照着他们红红火火的幸福生活。采摘园经营者李先生说,他们这里的樱桃上市早、口感甜、颜色好,品质非常不错,假期慕名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收入可观,感觉非常满足。
坊子
家庭农场,采摘游玩两不误
  “味儿浓,还是沙瓤,这才是小时候吃过的西红柿的味道。”5月1日上午,市民刘兵带着家人在坊子区黄旗堡街道的子航家庭农场一边品尝着刚刚采摘下来的西红柿,一边对记者说。
  子航家庭农场的西红柿大棚内,绿油油的叶子中间,一个个红彤彤的西红柿点缀其中。空气里弥漫着果实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吸引着游客呼朋唤友到棚里采摘。
  “假期来采摘的人特别多,每天都能接待好几拨人,基本上都是带着孩子来的,游客采摘入园人数同比增长了200%。”子航家庭农场负责人周国栋高兴地说,“我们这是草莓西红柿,别看个头不大,口感非常好。”周国栋摘下一个红彤彤的西红柿,一掰开就看到里面饱满的柿瓤。
  周国栋建的5个高标准大棚都是采用物理管理办法,在大棚里闻不到刺鼻的农药气味,施肥也全是自产有机肥,西红柿都是原生态生长,摘下来的西红柿擦一擦表皮就可以放心吃。
  在家庭农场内,市民不仅可以采摘,同时还可以带孩子们体验农耕的乐趣,在游玩的同时了解书本中的农业文化。为了丰富游客体验,家庭农场打造精品项目,园内一步一景,游乐资源丰富,足球场、沙坑、大秋千等游乐设施配套齐全,带给游客全新的体验。
  同样,在水墨庄园,30多种热带水果可供观赏,柠檬、血橙、嘉宝果等多种水果迎来成熟采摘季;乐高农场、惠群农场等乡村旅游点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采摘和农事观光体验活动,让游客体验到“田园乐趣”。
  近年来,坊子区依托设施农业资源,充分挖掘农业旅游资源,凸显区域特色和文化特色,推动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