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从舞台表演、景点打卡到日常穿搭,品类丰富的汉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眼前,逐渐由一种小众潮流走入主流市场。今年4月22日是中国华服日,潍坊的汉服爱好者是一个怎样的群体?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文/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梅 图/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驰
汉服文化已融入众多爱好者的日常生活
4月20日,在城区白浪河畔的奎文阁,多位汉服爱好者身着颜色各异、轻盈飘逸的汉服,她们相互作揖,展示传统礼节,温婉端庄。
来自坊子区的祝澳妮身着绿色汉服,一件长衫、一层薄纱。她一边展示汉服,一边用汉朝礼仪给路过的行人作揖。“我身上穿的是明制汉服,自己做的妆造。”祝澳妮说。
今年23岁的祝澳妮目前从事艺术教育类工作。她高中时就喜欢上了汉服,在潍坊学院读大一时,参加了学校的汉服社团,开始全面学习汉服知识,后来又加入潍坊市汉服文化协会。“我有20多套风格不同的汉服,只要有时间,我就和小伙伴穿上汉服,向人们展示汉服的魅力。”祝澳妮说,汉服文化已融入她的生活,自从爱上汉服,她变得越来越自信。
24岁的吴双一亮相,就引来许多人的目光。她高高的发髻上戴着金黄色的凤冠,身上着一件齐胸襦裙,拖摆至地,华丽大方。“2017年,我到外地旅游时,参加过一次古镇景区的汉服文化活动,从那时起,我就深深爱上了汉服文化,我家里汉服有二三十套了。”吴双说,她住在高新区,经常参与市内的各种汉服走秀活动,还到北京等地学习汉服走秀编导、妆造以及花丝镶嵌、缠花、绒花、点翠、錾刻等传统非遗技艺。在她的影响带动下,母亲的单位也经常组织汉服文化活动,每次都是由她来做活动编导,看到母亲和很多阿姨穿上汉服走秀,她感到非常自豪。
王逾的一身穿搭尽显古典与时尚的完美融合,白色小高领打底衫搭配一袭纱缎蓝色马面裙,腰间系一根长长的红色腰带,更显得身材高挑,外边搭了一件黑色大翻领风衣,既保暖又时尚。“我日常就这样穿,汉服已经融入我的生活,我展现给大家的是现代元素的衣服与汉服搭配在一起的时尚美。”王逾今年24岁,家住奎文区,已接触汉服文化6年多,在她的带动下,家人也喜欢上了汉服。王逾经常参加各种汉服走秀活动,她想以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汉服,了解汉服文化,让更多人喜欢上汉服。
我市频频组织丰富多彩的汉服文化活动
“汉服热”传递着年轻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和强烈认同感。近几年,我市组织了很多丰富多彩的汉服文化活动。一个多月以来,相关活动更是频频上演。
3月5日,在奎文阁,城区的50多名汉服爱好者开展了一场以“乐享汉服出行 传承礼仪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展示中华传统服饰之美。
3月24日,在市人民广场的“樱花大道”上,多位汉服爱好者在此打卡、拍照,她们身着汉服,团扇掩面,尽显飘逸灵动。他们的一颦一笑吸引着路人的目光,国风之雅与樱花的繁盛融为一体。
3月26日,青州市邵庄镇举办“中国梦·桃花源”尧王山桃花艺术节。活动现场,不仅有琳琅满目的非遗文创市集、传统雅趣的诗词研读、非遗研学体验,还有华美典雅的汉服巡游,翩然若仙的“花神”表演,尽显汉服魅力。
3月26日,“古韵北海 花漾奎文”潍坊市(奎文)首届“花朝节”系列文化活动在城区新华新阅广场开幕,精彩纷呈的系列文化活动让市民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的诗意与浪漫。
4月1日,一场“古风市集”活动在奎文阁举行。汉服爱好者在现场设置了品茶、投壶游戏以及手工艺品展示等摊位,吸引众多市民前来体验。风雅的古风国潮市集为市民打造了新的消费场景,带来了新奇有趣的消费体验。
中国华服日已成国内最有号召力的汉服节日
中国华服日,也称汉服日,是由共青团中央于2018年发起的新兴节日,时间是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不仅是传说中黄帝的诞辰,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上巳节。
中国华服日已成为国内最有号召力的汉服节日。该节日主要面向热爱传统文化的年轻一代,不仅是全国汉服爱好者共同庆祝的节日,也是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潍坊市汉服文化协会会长刘月说,潍坊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目前,我市汉服爱好者众多,他们经常组织汉服爱好者身穿汉服走向街头,向市民展示汉服,讲解汉服文化。协会下设崇文馆文史研究小组、传统妆造小组、射艺小组等,多次组织人员与潍坊各领域学者进行学习交流;下设潍坊高校汉服联盟,集结高校社团力量共同宣传传统文化。汉服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他们宣传的目标主体。他们为市民提供丰富社会文化活动的同时,不断挖掘汉服文化深层意义,推进广大会员及会员单位提高自身能力,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在我市的一些文化街区、旅游景点等地,常能看到汉服爱好者衣袂飘飘、端庄优雅,身着汉服拍照、上班,古风时尚在不知不觉间融入了现代生活。中国华服日当天,协会组织汉服爱好者,身穿汉服参加活动,让市民感受传统民族服饰文化之美,感受汉服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