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版:公益广告

16版:光影记录

腾出自家房为流动党员安家

奎文区民生街社区老党员朱生华退而不休
建“党员回家驿站”、投身社区工作乐此不疲

(2022年09月23日) 来源:潍坊晚报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今年69岁的朱生华是奎文区东关街道民生街社区的居民,也是一名老党员。退休后,朱生华便一心扑在社区工作中,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热心帮助邻里,并主动腾出自家的地下室建起“党员回家驿站”,为社区里“漂泊”的党员安了家,受到居民的称赞。

每周举办一次党员活动,形式多种多样
  9月18日是星期日,在朱生华家的地下室内,他和几名党员正一起学习党史,并大声朗读出来。记者注意到,这个地下室的门口挂有“党员回家驿站”牌子,室内电脑、投影仪、各种党刊杂志一应俱全,俨然是一个小型的“党员教育实践基地”。
  当天上午10时许,民生街社区居委会筹备的第二期“忆党史 唱党歌 话党恩”座谈会也正式开始,朱生华带领着几名党员跟随投影仪播放的党史纪录片,重温红色记忆,追忆峥嵘岁月。
  最后,朱生华和其他党员先后演唱了《唱支山歌给党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人民军队忠于党》。虽然没有专业的音乐设备,也没有专业的合唱指挥,但是他们的齐声清唱里充满了浓浓的爱党、爱国之情。“这种党员活动,我们每周都会举办一次,方式各不相同,唱红歌、学党史、忆党恩……”朱生华说。
  关于这间“党员回家驿站”,还得从2019年开始说起。当时社区内部分党支部存在没有固定学习活动场所、党员年高体弱等实际问题,2019年年初,朱生华考虑到自家的地下室一半是在地面以上且不潮湿,有窗户光线充足,比较适合办活动,于是便将地下室改造成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沟通解决问题的“党员回家驿站”,同时通过“一人说,大家帮”,帮居民排解负面情绪,协调解决困难。
  朱生华坦言,自从党员有了固定的活动场所,大家经常聚在一起进行党建理论学习活动。他又自费近5000元配备了投影仪、台式电脑、无线网络等,这样他们能够实时访问各类党建网站。“党员回家驿站”建到了党员的心坎上,为“漂泊”的党员安了家。

社区出了名的热心人,想为居民做点事
  今年69岁的朱生华是一名退伍军人,转业后到一家企业工作,2007年10月退休后便一心扑在社区工作中。作为一名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在民生街社区,朱生华是出了名的热心人。他所在的小区是老旧小区,楼梯有破损现象,在此居住的大多是老年人,有很多老人腿脚不便。于是,朱生华提议进行楼道改造,大家一拍即合,不到半个月时间就修好了。
  不仅如此,朱生华还自己出钱更换楼道纱窗,帮邻居更换门锁、维修水管,组织小区党员讨论小区建设问题,主动向社区居委会提建议。朱生华觉得能为小区居民做点事特别开心,“退休了还能发挥余热,是我的福气”。
  随着年龄的增长,朱生华认识到,健康保健是必不可少的。为此,他经常从网上搜索一些关于健康保健的科普视频,用投影仪放给大家看,也会结合自己的一些学习经历,给大家讲一讲健康知识,让这个“党员回家驿站”发挥更大的作用。
  奎文区东关街道民生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娜娜表示,一直以来,朱生华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老年人除了要干好自己的事情之外,更应该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才是我们新时代老年人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朱生华说。